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建国60周年巡礼--文化艺术 > 正文
汉中 从历史中走来 在文化中辉煌——汉中与汉文化
  时间:2009-6-2      来源:城市频道    编辑:Gibbs【字体: 】【收藏】【关闭
未来凝聚城市的力量将不只是经济,而是文化。能够掌握知识与保持文化风貌的城市,就能比其他城市更繁荣发展。

据理论研究,汉文化的伟大凝聚力和强大推动力也正是如此。汉水流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必然与这种凝聚力和推动力相生相长,并肩而行。汉中位于陕西西南角,被誉为“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此地为中国版图几何中心,是地球上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地区,余秋雨赞誉之为“中国人的老家”,易中天考证之为中国最早的“天府之国”。汉中是汉文化的根。

汉中龙岗遗址早于半坡遗址,自古为富庶之地,为九州之一(梁州)。《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州”,一说“河”就是汉中的汉江。中国人说一个地方好,往往用“天”。女子长的美丽叫“天仙”,才华横溢叫“天才”。对应汉中有两个“天”,其一是“天府”,有史为证,最早的天府,就是指的汉中。其二是“天汉”,《诗经》“维天有汉,鉴亦有光”,汉江对应的就是天上的银河,银河落地,是谓“天汉” ,这在全国绝无仅有。远古时候,皇帝为天,成为“天子”,历史却把两个“天”毫不吝惜的赠给了汉中,说明先民们推崇汉文化。汉文化是大中华文明的重要支脉之一。


自汉中王刘邦在汉中建立了西汉王朝,东汉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和魏吴三国鼎力,汉中就成了汉文化的发祥地。刘邦以汉中之“汉”为王朝命名,以纪念帝业兴于“天汉”。汉武帝也曾改其年号为“天汉”,强盛的汉朝绵延400多年。


汉中历经秦汉唐宋三筑两迁,却从来都是卧虎藏龙,这里的每一块砖石都记录着历史的沧海桑田,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印证着民族的成竹在胸,这里的历史烙印成就了一颗璀璨明珠,它就是中国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汉中市。


汉中是闻名于世的栈道之乡,《战国策•秦策》中记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这通于汉中的千里栈道,是汉中人对中华文明史的伟大贡献,千里栈道是可以与塞北长城相媲美的伟大工程。人为的火烧和风雨的自然损毁,更锤炼出汉中人屡毁屡修、百折不回、坚忍不拔、与时俱进、冲出盆地、走向全国和世界的栈道精神。汉中人跨出盆地,张骞走向世界,连接南北丝绸之路,汉中人的廊桥遗梦,与今天的西汉高速公路一脉相承,寄托着汉中人的梦想与希望。


汉中处于巴蜀、荆楚、秦陇和中原的接壤处,特殊的地域在赋予汉中文化极具个性的同时,又使汉文化更富有多元性和包容性。汉文化在与周边文化的相互碰撞中,一方面顽强地表现自己的固有个性魅力,一方面吸收接纳外圈文化的精华。它与巴蜀文化结盟,与荆楚文化相继相承,与秦陇文化交流,与中原文化汇集。风气兼南北,语言杂秦蜀,亦秦亦楚,亦巴亦蜀,在包容和吸收中发展,展示着鲜活的生命力。


在汉中这块古老而神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众多英雄豪杰、文人骚客,或用剑用笔,演绎了几多威武雄壮、可歌可泣的历史活剧。蜀汉丞相诸葛亮以汉中为驻地,六出祁山,北伐曹魏,其文治武功,载誉史册;出生在汉中城固的张骞,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的开拓者;长眠在洋县龙亭的蔡伦,伴随着造纸术的发明被载入史册,他的发明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灵光,人类进步的足印在蔡侯纸上得到无限延伸;东汉的名臣李固更是生与斯地,葬与此地的俊杰,他为中国知识分子建造起了一座不朽的人格坐标。


江山留胜处,诗文咏叹多。汉中秀美山川,引来了李白的放歌、杜甫的苦吟、李商隐的秋思、陆游的抒怀,以及苏轼和洋州太守文同的答和……那些脍炙人口的典故、瑰丽多彩的诗篇,穿越千年的时空,永远像深巷中的美酒弥久留香。


古汉台,是刘邦称汉中王时的宫廷,位于汉中市区东大街。古汉台形成于西汉之初,史载公元前206年,刘邦在萧何等劝说之下来汉中屈就汉王之位,汉中太守田叔为他修此行宫。2000多年来,古汉台一直被视为汉室基业的象征,历代伟人多来此吊念。古汉台中的望江楼造型别致,巍巍的风姿成为汉中标志性古建筑。现在在古汉台内建立了汉中博物馆,国之瑰宝的石门书法十三品就存放于此。


当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时,他们带着农民的质朴与狭隘,带着楚地人民反专制、反残暴的强烈仇恨和摧毁一切的信念;当他们中的一支队伍风风火火地闯入关中,被赶入汉中,驻古汉台时,他们的仇恨和信念以及对项羽的不满,在暗中积聚能量;当这支队伍再度从汉中走出时,他们不再是起义初期,刚入关中时的面貌了,也不再拘泥于与项羽拼个你死我活的想法;他们超越了褊狭的个人恩怨和地域恩怨,而以“舍我其谁”的大无畏气概和百折不挠、九死不悔的勇气投入了筹建大汉王朝的斗争中,而且最终成功。这一切力量源于天汉,源于汉中。


明端王诗碑曰:“高祖筑坛拜将帅,天佑汉宝帝业开”。拜将坛,位于汉中市区,建于公元前206年,是汉王刘邦设坛拜韩信为大将的古遗迹,韩信被拜为大将后,统帅三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逐鹿中原,辅佐刘邦统一全国,成就帝业。登上翠柏常青、拜台高筑的拜将坛,使人对风雨千秋的拜将坛联想万千。拜将坛乃是天汉雄风的一个巨大的象征,体现了汉人的雄阔大度。对汉人来讲,雄豪目标是最重要的,凡与此相忤,或妨碍此目标实现的一切都轻如云烟,大可一笑置之,把更多的精力和目标放在能量的蓄集,以实现更大的理想。当时,刘邦作为汉中、巴、蜀地区的最高长官,按理说要叫韩信从之方法甚多,但刘邦凭借天汉之大气,设坛敬拜韩信为大将,实在叫人称好。他的行为体现了天汉之大气度,又体现了他爱才且会用人的大智慧,在今天仍值得学习。


张良庙,又叫汉张留侯祠,坐落在汉中留坝县紫柏山中,因张良被汉高祖刘邦封为留侯而得名,是中国早期道教活动之圣地。祠内北方宫殿式与南方园林式建筑巧妙融合,布局奇特,错落有致,为西北“四大古建筑群”之一。在汉初“三杰”中,张良也是唯一激流勇退之人。


张骞墓祠,坐落于汉中城固,是为了纪念汉朝著名的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而建造的。张骞的故里在汉中城固县汉水之滨博望村,当他出使西域完成任务后,封他为博望侯。张骞是中国外交史上走向世界的第一人。当年张骞从中国最腹心的地区汉中盆地走出,走得如此豪迈和洒脱,倘若没有汉人雄放豪迈的追求氛围,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蔡伦墓祠,位于汉中洋县龙亭镇,是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墓地和封地。在汉朝时期,中国就发明了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司马相如曾说:“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因常从之所异地”。这段话无形中将汉朝的时代风气作了一个基本描述。汉世就是一个非常之世,而涌现出许多非常之人和非常之事。


汉中是汉人兴霸业的奠基地,是比关中还早的天汉雄风向外辐射的中心。即使皇室地点在关中,但支撑汉室的支柱和文化灵魂是从天汉汉中获得的。


当我们纵身投入汉文化的氛围中时,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包括宇宙,总揽人物”的宏大气魄。在汉人那里,人的生命活动不再是儒家教条和规则的附庸,而成为一种自由、自觉的创造。汉人认为,即生而为人,就应该到广阔的外部世界去创造,多少青年人勇敢地走出书斋,把生命的轨迹和坐标定位在到外面的世界去拼闯。这种汉文化渊源,使整个中华民族形成了一种自强不息、敢于拼搏的强大的生命力勃发出来,并作为一个巨大的整体去征服和支配外部世界。


把汉中比做天汉,但天汉又何止是高悬夜空中的银河,何止是钩连南北的纽带,何止是汉人、汉文化精神的象征!天汉这个词中所包含的雄豪内容,以及对于囊括天下,实现自身价值的期待与渴望,是所有中国人永远企盼的精神食粮。


汉文化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精髓和瑰宝。以汉高祖刘邦龙兴沛县,创立彪炳千秋的大汉朝,并从而形成的汉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自有生以来,最辉煌灿烂、最光彩夺目、并且是延续时间最长、传承最久远、影响最深广的文化。它是我们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更是我们从中汲取力量、必须经常回归的精神家园。一个“汉”字,已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徽号,也是华夏民族以文字形式表现的图腾。


汉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强大的王朝。她疆域辽阔,民风雄强,制度完备,文化绚烂,至今令人赞叹不已!汉高祖开创大汉基业的精神,楚汉战争的宏大场面,文景治下的国家富庶,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的抗击匈奴,张骞的开通丝绸之路,东汉章帝时的儒学争鸣,以及优美的宫廷乐舞,华彩的马扬大赋,《史记》的雄健,《汉书》的谨严,和两汉先贤可歌可泣、斗智斗勇的传奇人生,无不显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与聪慧,令后人油然而生高山仰止的心情。就连陕西咸阳塬上他们的遗蜕,也呈现出一种“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恢弘气势,令人遥想当年汉家的规模!这些不朽的建树,造就了我们今天的汉民族,也构成了我们今天的汉文化。


汉文化之所以形成今日博大精深的气象,除了刘邦的开创之功外,与两汉四百年间那些有作为的皇帝之励精图治是分不开的。而汉代一大批军事家、外交家、探险家,如卫青、霍去病、张骞、赵充国等威镇漠北,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其对汉民族、汉文化的贡献,更是千秋不磨。


必须强调的是,汉文化的精华是汉代精神。刘邦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品格,在两汉得到了充分光扬。尤其是汉武帝的统一边疆、抗击匈奴,更是这一精神的充分体现。至于两汉那些不惧艰险、立功异域的将军、外交家、探险家如卫青、霍去病、张骞、班超、赵充国、傅介子等人,也无不体现了这种精神。就是那些失败的人物身上,也无不如此,如项羽、韩信、彭越等等。主父偃的“生不五鼎食,死当五鼎烹”,虽是偏激了些,但也是这种精神的另类显现。这种精神被后人称为“汉魂”。


汉文化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尤其是汉代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立身之本。


汉代的古遗址、古文物、古名胜、古工艺品、古乐舞、古风俗,更是我们开发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自强不息、勇于争先、建功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发展历史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如汉代的乐舞(建鼓舞、长袖舞等)、百戏(跳剑、跳丸、投壶、六博、角抵等)、菜肴、服饰、仿古车马、民俗风情等的开发,对汉中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样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汉中的天汉(桥北)广场及其江滨大道,按两汉三国故事建成为一个“汉文化广场”,在广场中罗织一些两汉三国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雕像(群雕),把栈道、汉魏十三品组织起来,建成一个以汉文化故事为主题,具有跨时空隧道形态,具有高度集成、浓缩的文化公园热爱汉中、推荐汉中、崇敬汉中的情怀,由此就可以构建汉中城市与众不同的文化品位。


进一步我们还可以构思在江滨景观带,把历史和现在诞生或生活在汉中这片热土上的名人、伟人如刘邦、诸葛亮、萧何、陆游、文同、张骞、蔡伦以及模范榜样人物等名人,用汉中上好汉白玉刻成石雕,辅以历史生平故事,再辅以汉中的市树、市花、经济发展目标,公民道德教育等,再将汉中的知名品牌如“运八”飞机,汉川机床、伟志服装、建兴油脂、汉中高客、石门水库等等对汉中有重大影响的品牌,沿汉江一字摆开....


汉中的经济发展,两汉三国文化是其魂,秦巴水韵是其神。汉文化给人以精神价值,秦巴水韵是生态接近天然森林生态的绿色农产品,使其绝对差异化而彻底有别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


汉中作为汉文化的魂,今后的经济建设,都应该围绕汉文化的主题进行深度的开掘,把汉中建设成为全体汉族人的老家,汉族人的精神家园,使个性鲜明的汉中,屹立于中华的城市之城。成为真正的魅力之城。


汉中是进取的汉中,宽容、博大是其魂。山水、生态是其神。也许就是汉文化的精髓所在。(作者:肖泽颖)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最 新 图 书
   读城 · 热点资讯
    城 市 名 家
    精 品 书 屋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