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建国60周年巡礼 > 建国60周年巡礼--城市旅游 > 正文
“大生态旅游”对贵州的借鉴意义
  时间:2009-5-31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辑:Gibbs【字体: 】【收藏】【关闭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贵州应当使旅游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强大载体;贵州的旅游业近些年来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些判断,在全省上下已形成广泛的认同和共识。

  贵州发展“大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大生态旅游”的观念来源于生态旅游理论,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郭来喜先生创新性地提出。郭来喜先生认为,“大生态旅游”可以成为世界最通用而时尚的语言,最为人们易于接受的旅游吸引物,可以统领旅游业的发展。它“既蕴含着生态旅游理念的构筑,生态旅游设计思想的确立,生态旅游产品的建造,生态旅游者行为的规范,又涵盖着生态系统旅游管理模式的推行,是生态学观念在旅游系统中的全程体现”。


  由此可以看出,“大生态旅游”与生态旅游具有同质性。与传统大众旅游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及优点:


  首先,开发设计理念不同于大众旅游。第一,更加注重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第二,更加重视资源的长久价值,开发更理智,杜绝短期行为,谋求可持续发展;第三,经营方式上向精细化转变。从产品来看,无论从形式、内容、本质特点,都强调良好生态的保护性利用。


  其次,功能上不同于大众旅游。一是环境保护功能。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的人群往往会因旅游活动目的取向而产生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生态教育功能,这是生态旅游的特殊作用,其社会效益是传统大众旅游所难以比拟的。传统大众旅游产品突出娱乐性而容易忽视生态教育功能;为凸显“大众”消费,对游客素质要求较低,对其环境意识、公德意识重视不够。而寓教于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方式和核心内容,注重通过旅游活动提高旅游者对生态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于生态美的鉴赏力,为提高国民综合素质而服务。


  总之,生态旅游强调对生态旅游资源的适度利用和在保护中开发,目的是在动态地欣赏中保护生态美,使旅游者体验到新时代“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大生态旅游”又对原有的生态旅游进行了突破。突破的关键之处在于:其一,以往的生态旅游尽管提出了生态旅游的责任问题,但仍然局限于对生态环境的讨论和旅游产品层面,“大生态旅游”则强调生态学的“全程体现”,强调整体性、一贯性,具有鲜明的全局观;其二,“大生态旅游”将“旅游管理模式”引入,对旅游的主体和客体共同发挥作用,成为突出的创新之处。


  从现实情况来看,贵州要尽快发展旅游经济,从而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以大众旅游为先导,综合开发观光、休闲、度假、避暑、会展、娱乐和红色旅游等多种旅游项目是必经之路。这些旅游方式具有生产、销售便利,周转期短、收效快等优点。但是,近几年来的大众旅游热潮对贵州的旅游环境形成了明显的威胁,逐步显现出生态危机。比如,有的森林公园中竟然建起了别墅群;有的景区已被住宅楼群挤压得透不过气来;有的景区盲目建设与景区极不协调的建筑与设施等等。


  从长远看,生态旅游更具先进性和可持续性。贵州可以在“大生态旅游”思想的引导下,加强旅游管理,适度发展大众旅游,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旅游行业内部加强合作,形成合力。


  科学发展贵州“大生态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大生态旅游的观念远未深入人心。旅游业界包括一些地方政府,对于把我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变为旅游经济大省,把环境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的愿望普遍十分强烈,但在实际开发中,却急于“吹糠见米”、“立竿见影”,未能从生态旅游的长远发展出发,科学合理地制定规划,逐步有序地开发建设,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自觉性不够高。一哄而起、一拥而上的短期行为时有发生。广大游客近年来环境意识有所增强,但对于什么是生态旅游,如何进行生态旅游仍不甚了了。毁坏景区生态环境的行为也时有发生。


  (二)尚未系统测算贵州旅游资源、旅游环境的生态容量。对旅游资源的评价要以空间容量、经济容量、社会容量、生态容量为标准,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生态容量”。与之相关联的是旅游环境,应以同样的标准评判。然而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对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做出准确测算,只看到了贵州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却忽视了它的脆弱性。因此,在发展大众旅游方面有一定的盲目性,产生了逐步加剧的生态危机:一方面是自然生态变异,突出体现在由于游人大幅度增加,喀斯特地貌景观逐步减少,喀斯特生态系统面临失衡,甚至可能导致自然环境整体变异;另一方面表现在少数民族文化生态变异,突出体现为大众旅游热潮对少数民族生活状态的冲击:文化旅游者人数已大大超过少数民族旅游村寨的接待能力,村民疲于应付,对旅游者越来越麻木,甚至厌倦;商品意识被空前放大;思想状态的改变还导致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出现断层现象。


  当前,贵州旅游业持续发展,开始出现“井喷”现象。但喜人景象的背后,隐含着不容忽视的生态危机,尤其是一些极脆弱的旅游目的地接待量令人不敢想象。我们必须清楚:贵州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无法与北京、上海、南京等旅游城市相比的,甚至无法与相邻的云南、四川、广西相比。


  (三)尚未对生态旅游的开展进行有效管理。目前生态旅游在贵州发展得仍然不如人意,与旅游管理有直接关系:其一,尚未形成上下统一的生态旅游发展思路,旅游管理机关相关培训极少,旅行社基本上还是维持传统的经营方式、经营理念,以加工、出售传统大众产品为主,但产品单一、老化、雷同,竞争激烈,多数是惨淡经营。从业人员生态意识普遍淡薄,对学习生态文化及生态旅游知识没有兴趣。其二,生态旅游规划研究仍不完备,未形成统一、全面、综合的考察规划组织;其三,资金投入有限。有限的资金重点用于风景名胜区建设,追求“短平快”效果。虽然部分生态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已有生态旅游项目开展,但因可进入性差,来访人数少,区内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综合、配套开发程度低,不可能带来多少经济收益,最终还影响了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开展。


  (四)“大生态旅游”的政策法规相对滞后。省人大、省政府已着手制定了一些关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河流、湖泊等的法律法规,但对于引导、规范开展生态旅游的政策措施仍显薄弱,很不完善,很不配套,致使各地开展生态旅游无所遵循。


  发展贵州特色的“大生态旅游”需聚各方之力


  发展贵州特色的“大生态旅游”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政府层面——“大生态旅游”是科学发展观对旅游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开展“大生态旅游”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切实提上工作日程,并组织力量加大研究力度。同时,加快制定相关政策,规划和具体措施。尽快组织专家学者对贵州生态旅游资源做一次普查,建立旅游资源目录,建立由美学界、生态学界、旅游学界、民族学界、民俗学界、文学界、音乐界、美术界等方面组成的旅游资源开发的专家队伍,广泛开展“大生态旅游”的科学研究,为各地开展生态旅游提供咨询服务。


  社会舆论——发展“大生态旅游”的前提是社会各界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旅游的认知、接受和赞同。因此,加强舆论宣传是我们的任务。使关心贵州旅游业建设发展的人们既看到旅游发展的成就,也知道我省旅游业发展中的危机。宣传教育要以政府为主导,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宣传的方式要生动、活泼、多样化,充分运用网络、动漫等传媒工具切实增强宣传效果。“多彩贵州”系列活动对我省的旅游形象塑造有益,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贵州旅游大省的建设步伐。如果借助些活动,对生态旅游进行宣传,会取得“一石三鸟”的成效。


  旅游企业——旅游企业是旅游业发展的主体,队伍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着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效果。因此,加强旅游企业员工对生态旅游的了解、认可、学习尤为重要。旅游行政管理机关应当积极对企业加强政策引导,帮助他们转变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使“大生态旅游”的理念和实践贯穿到各种旅游方式和旅游活动中去。


  高校教育——将生态旅游教育引入高校教育,特别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将生态旅游上升到方法论意义上来,努力培养大批从事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行家里手和专门人才。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最 新 图 书
   读城 · 热点资讯
    城 市 名 家
    精 品 书 屋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