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建国60周年巡礼--专家讲坛其他 > 正文
冯骥才: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健全法律保护
  时间:2009-5-27      来源:法制日报    编辑:lk【字体: 】【收藏】【关闭
       冯骥才委员,著名作家、画家、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者。现任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小说学会会长、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


  冯骥才的“头衔”现如今越来越多,而这个中国“个子最高”的作家所从事的事业更是要人“仰视”的。


  文学、绘画、文化保护……冯骥才异常忙碌,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忙人”。记者在政协文艺组小组讨论的间歇采访了他。


  第一时间抢救羌族文化


  《羌族文化学生读本》如今已经摆在灾区的课桌上,孩子们爱不释手。优美通俗的语言,直观精美的图片,展现了羌族文化的风采。


  这本书是去年8月冯骥才组织一批专家在很短的时间内编写出来的。冯骥才介绍说:“该书的写作,旨在让羌族的年轻一代和中学生更加明了自己民族的历史贡献和文化成就,传承羌族文化;同时也能使其他民族的青年人和中小学生更加了解羌族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中所具有的历史地位,从而深爱这个民族。”


  “保护好羌族特有的文化遗产”,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站在废墟上说的话,让冯骥才感动不已,“这显示了我们国家领导人的文化视野,这也是文明古国所具备的文化情怀。”


  之后,冯骥才在第一时间发出了“担当起文化救灾责任”的倡议。继而,他亲自率专家团冒雨赴北川等灾区一线进行羌族文化遗产调研普查。


  调研过后,专家们夜以继日地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分类,并分出等级,又根据等级提出保护方案,提供给文化部。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了七千字的《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中保护羌族文化遗产的建议书》(简称《建议书》)。


  2008年7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建议书》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重视做好羌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8月13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发布,其中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条款中吸纳了《建议书》中的有关建议和意见;9月10日,温家宝总理又对《羌族文化学生读本》作出批示,认为他们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上又做了一项有益的工作。


  目前,冯骥才对羌族文化的系统整理还在继续。


  期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

  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时,冯骥才认为,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文化保护体系。现在有文化遗产日活动,有些地方已经开始采取建立博物馆的保护方式。同时,冯骥才建议,应在法律保护上进一步健全。


  “我国文物保护法是保护物质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屏障。虽然目前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有很大提升,但是还缺一个保护,就是法律保护。”冯骥才的言谈中流露出炙热的情感。


  冯骥才认为,如果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流失出去。比如少数民族服装,前些年就有很多西方人到贵州大量搜集以前流传下来的少数民族头盔和绣花衣服,法律上却没有限制出口的规定。齐鲁的古典家具非常有特点,而现在齐鲁大地已基本看不到这些家具了。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


  几年前冯骥才就和众多委员联名提出,建议制定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现在,冯骥才准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制定继续呼吁奔走。


  冯骥才现在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三方面,即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普查和认定、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古村落的调查与保护。对此,他建议:


  加快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立法。立法保护的重点应是少数民族文化。国家应加大民族地区濒危文化抢救与保护的财政投入。


  在民族文化保护上不能项目化,而应该体系化。项目保护是枝节保护,体系保护是整体保护。应建立国家权威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数据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是活态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是静态保护。活态保护的关键是传承人。”冯骥才说,亟须做的事情还包括:建立国家的文化传承人名录,可采用我国文物保护法中“多级保护”的制度,除国家一级的杰出传承人,还要确定有省级、市级、县级的传承人,以全面和整体地保护非物质文化的生态。


  只有全民觉醒文化才有救


  在冯骥才看来,对文化遗产的终极保护是全民保护,只有人民觉醒了,开始热爱自己的文化了,中国的文化才有希望。在大多数人觉醒之前,他愿意去做一个孤独的实践者。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一直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冯骥才提出:希望我国也像欧洲一些国家那样,确定一个“文化遗产日”。2004年和2005年的“两会”上,冯骥才又提出这一建议,并提交了《关于建议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的提案》。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确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我们还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公众的文化遗产意识还比较淡薄,文化遗产本身面临濒危。我们的文化遗产日正是在这样的思考层面上设立的。”冯骥才告诉记者。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将新农村建成“洋农村”,更有文化保护意识欠缺的官员,将一些有着典型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的古村落,建成商业化的村庄。为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今年“两会”上冯骥才提出了《关于建议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要通过专家审定的提案》。


  “传承文化是每一个人的事。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关心和爱惜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财富,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独特的审美、独特的气质、独特的传统,才能传承下去。我们需要共同努力。”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最 新 图 书
   读城 · 热点资讯
    城 市 名 家
    精 品 书 屋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