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百位市长网上谈-城市推荐 > 正文
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新威海
  时间:2009-3-1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LT【字体: 】【收藏】【关闭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一面接陆,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总面积5698平方公里,总人口251万。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升为地级市,是一座在改革开放中起步、成长并走向成熟的新兴城市。建市20年来,威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3平方公里扩大到92平方公里,人口由7.1万人扩大到60万人,城市化率由9.2%提高到57%。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4%,由34.2亿元增加到1583.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49:35:16调整为8:62: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由7%提高到30.1%。

外资企业由8家增加到3565家,经济外向度由0.35%提高到51.1%。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6.6%,由2.4亿元增加到15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13元提高到162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39元提高到7737元。在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社科院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报告中,威海的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23位,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第31位。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第一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第一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群,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等20多项荣誉称号。

  短短的20年,威海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关键是我们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万事之先,把转换观念作为激发活力的切入点,根据不同时期干部群众的思想问题,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不断破除旧的思想禁锢,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创新创业、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威海精神,激发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思路,走出了一条错位竞争、特色发展的路子。


  一、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第一战略。作为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建市20年来,无论形势怎么变化,我们都坚持把开放作为经济工作的龙头来抓,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促和谐。依托毗邻韩日的区位优势,我们大力实施“借韩兴威”战略,使威海成为韩国在华投资的重要聚集区和韩国商品集散地。在打开突破口的基础上,我们又提出了“巩固韩国、扩大日港台、拓展欧美”的开放战略,拉开了全方位开放的大格局。目前,全市设有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威海工业园等6个省级开发区,吸引了包括1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众多企业落户,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7亿美元,2007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10.8亿美元,其中韩国分别占到67.7%和40.7%,主要开放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山东省前3位。对外开放不仅拉动了经济增长,也促进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全市1050家国有集体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实现了改组改制,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59.5%,县以上企业改制面达到99.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5.5%。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齐头并进,极大地激发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二、坚持把又好又快作为第一要求。威海作为新兴城市,加快发展的要求始终十分迫切,但是我们坚持辨证地处理发展、节约和效益的关系,既要速度,也要质量。特别是近年来,我们立足区位、海洋、物候等自然禀赋优势和产业基础条件,坚持把大项目建设和骨干企业培植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快推进造船、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食品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海洋经济、服务业等产业发展,努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体系。2007年,几大工业行业创造了全市53.6%的销售收入和52.7%的利税,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6.9%,服务业也以17.8%的增幅快速增长,高出GDP增幅2.5个百分点。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800家,其中过10亿元的53家,12家企业成功上市,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工业利税增幅高出工业增加值增幅11.2个百分点,地方税收增幅高出GDP增幅6.6个百分点,体现了又好又快的要求。


  三、坚持把保护环境作为第一导向。优美环境是威海城市品牌的基础。建市以来,我们不断强化“没有生态化就没有现代化”的理念,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的双赢路子。在项目审批上,我们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权,凡是高排放、高消耗的项目坚决不上,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建市以来因环境因素累计拒绝了20多亿美元的外资和200多亿元的内资项目,有效地避免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问题。在经济建设上,突出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约矿产资源5个重点,推进资源能源的合理开发和集约利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市万元GDP能耗降为0.92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3.4%。围绕建设国家生态市,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坚持不懈地实施碧海、蓝天、青山、净土“四大行动”。“十五”以来,全社会环保投入累计达到110亿元,占GDP的比重由“九五”期间的1.68%提高到2.24%。全市饮用水源、近岸海域水质全部达到和优于相应功能区标准,空气环境优良率达到100%,86%的镇达到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标准,“十五”以来森林覆盖率平均每年增加2个百分点。
  四、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积极实施“科教兴威”和“人才强市”战略,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先后出台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科技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强了与驻威大学的共建,与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建立了产学研合作联盟。“十五”以来,全社会科技投入年均增长26.6%,2007年达到33.4亿元。建立了5个国家“863”计划产业化基地、10个公共创新平台、6家生产力促进中心、7家科技孵化器、5个博士后工作站、8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88家企业技术中心,承担了50多项国家研发任务,居全国地级市前列。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62家和65家,发展高新技术产品300多种,心脏支架、人造血浆、热转印打印机等一大批高科技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三角集团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近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45%。目前威海人才总量已超过18万人,是建市初的4倍。科技和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威海市也多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荣获“2007年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称号。


  五、坚持把促进和谐作为第一追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威海的各项社会事业也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近年来,在科技、教育、医疗卫生、劳动保障等方面,威海都担负着全国全省试点城市的任务,不仅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发展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教育方面,财政5年投入67.8亿元,年均增长21.2%,免除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新增学生班车400多辆,规范化学校建成率达到90%,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00%,普通高考本科上线率和人口万人比连续14年居山东省首位。在医疗卫生方面,财政5年投入10亿元,年均增长21.5%,在农村推广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96.9%,126万人次享受到了医疗救助;在城市推行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80%。在社会就业方面,以扩大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为重点,5年新增城镇就业25.6万人,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10.4万人,帮助1万多名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城镇零就业家庭全部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6%。在社会保障方面,着力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市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险覆盖率均保持在98%以上,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达到10万,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在住房保障方面,新开发普通商品房按不低于10%的比例配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推进了49个城中村改造,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84.9万平方米,为1万多户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问题,市区人均居住面积由14.7平方米增加到18.8平方米。


  六、坚持把优化服务作为第一保障。为打造服务型政府,我们坚持“企业创造财富,政府营造环境”的理念,全面深化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间。“十五”以来,市级共精减审批事项331项,审批时限平均缩短80%,成为全省审批事项最少的城市。在为企业和基层服务方面,我们提出要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变坐等服务为登门服务、跟踪服务。对企业做大做强、大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采取现场办公的方式及时解决,努力使企业得到最快捷、最周到、最满意的服务。同时,完善了以服务为核心的绩效管理考核机制,建立了行政效能监察制度,开通了“行风热线”、“市长公开电话”。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威海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争当全省“三个发展”排头兵、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的奋斗目标。到2012年力争实现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到2020年翻三番,全面建设经济繁荣发达、政治昌明公平、文化特色鲜明、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幸福殷实的新威海。目前,全市上下正以高昂的热情和旺盛的斗志,团结一心,努力拼搏,有信心、有决心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规划目标和蓝图变成现实。我们热忱欢迎海内外朋友到威海观光旅游、居住休闲、投资兴业,我们将以最真挚的感情、最优良的环境、最完善的服务,与大家一道共享幸福,共同收获!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