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直击《绝地逢生》多彩贵州呼唤文化名片
  时间:2009-3-11      来源:金黔在线    编辑:gibbs【字体: 】【收藏】【关闭
  《绝地逢生》播出首夜,兴奋、鼓舞、奋进在黔西南汇成欢乐的海洋,电视连续剧全景式地描绘出乌蒙山下的盘江村怎样从一个不毛之地,演变成人类生活的伊甸园。身边事,眼前景,处于“欠发达、欠开发”程度较深境地的黔西南人从电视剧中得到怎样的启发?电视剧史诗般的叙述,真实化的场景,生活化的人物,给黔西南人带来哪些感触?首播期间,我们记录下了作为主要拍摄地的黔西南州的一些反响。记录从党政干部到普通群众的所感、所思,摘录如下:

  陈敏(黔西南州委书记):21年前,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提出贵州省贫困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的科学发展思路。黔西南州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石漠化面积大,石漠化程度深。总书记提出的三大主题,对黔西南而言,压力很大。开发扶贫上,我们在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州人民艰苦攻坚,贫困程度有所改善,贫困人口有所减少,但全州贫困落后的面貌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生态建设上,黔西南州成功探索出多种生物治理石漠化的生态经济型模式,如贞丰的“顶坛模式”,安龙大水井村和贞丰坪上村的“坪上模式”,晴隆种草养畜的“晴隆模式”等,但石漠化面积占全州国土面积近3成,面积大,程度深,生态建设压力仍然很大;在人口控制上,计划生育压力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电视连续剧《绝地逢生》是一部反映一代农民在贫瘠得几乎没有生存的希望的绝地上,变苦熬为苦干,寻找到一条适合生存的道路,从绝地走向逢生的影视作品。剧中的盘江村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把一种宁可苦干,不可苦熬,顽强拼搏的贵州精神展示在全国观众面前。盘江村的“绝地逢生”,是黔西南人按科学发展观要求,探索科学发展之路的真实写照。

  今年,是黔西南州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春节视察时所作重要指示精神的第四年。4年来,390万黔西南州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带领下,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以坚持科学发展为前提,能快则快、好中求快,力求缩短跨越式发展的时间。

  《绝地逢生》中,勤劳勇敢的盘江村人面对苦难和挫折,没有在痛苦的泪水中沉沦,而是奋发图强,用汗水和智慧来改变生活。在这样的精神鼓舞下,我们坚信:只要坚持科学发展,绝地也能逢生。在这样的强烈感召力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改变黔西南州“欠发达、欠开发”面貌,建设一个“天蓝、地绿、水清、业兴、人和”的和谐黔西南。希望电视剧的播出,能让更多人了解黔西南,走进黔西南,发展黔西南。

  杜丹(黔西南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州委组织部部长):电视连续剧《绝地逢生》是一部人类生存潜力得以张扬的好片子,是一个扶贫开发、生态建设的真实写照,更是一首因地制宜、艰辛创业的赞美诗。这份献给改革开放30周年的大礼,被誉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史诗”。可喜的是,在播出时间上恰有三个契合:一是首播之时恰好是全党掀起践行科学发展观并取得丰硕成果的时候;二是此时正值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三是播放时间恰好是黔西南州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刚刚启动的时候,《绝地逢生》无疑是一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生动读本和教材。我们将结合思想解放大讨论,用身边的事、身边的人、身边的典型,弘扬好科学发展精神,为我们的学习实践活动增添一份可感可信的精神力量。最重要的是要让广大干部、群众真实地真切地感受和真正地相信一个道理:只要坚持科学发展,绝地也能逢生!

  张国华(兴义市委副书记、市长):文化的力量不可估量,培育好了,形成品牌,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它既是软实力,也是生产力。资源型城市总有资源枯竭的一天,怎么保持可持续发展?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若干年后,当黄金采完了,煤炭挖空了,兴义这个地方,拿什么来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当为可持续发展产业的首选。所以这些年来,我们致力于工业化,发展经济的同时,着力培育文化新亮点。《绝地逢生》就是这样一个载体,希望通过它,来树立我们的特色民族文化品牌,进而推动旅游业繁荣。当然,这部戏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生动地阐释了科学发展观。今年,我们还将配合拍摄电影《云下的日子》及电视剧《二十四道拐》,通过不断地刷新影视作品,全方位推出我们原生态的民族风情和旖旎的自然风光,让外界认知兴义、发展兴义。

  闫然(导演):这次来为电影《云下的日子》选景,来了3天,感触很多,没有想到黔西南州有这么多美丽的风景,从马岭河到云湖山,感觉特棒,特舒服。在影片中,我们将尽最大努力给全国观众献上一个最美的贵州,最美的黔西南。

  卢人杰(北京天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从《雄关漫道》到《绝地逢生》,这两部在全国叫响的电视剧对推介贵州、宣传贵州起了一定的拉动作用,以后还会继续投资拍贵州题材,让全国的影视优秀作品更多地出自“贵州制造”。

  徐瑞伦(兴义市巴结镇人大主席):算上《绝地逢生》,我已经在3部电影、电视剧中充当了群众演员,在《绝地逢生》中扮演扶贫工作队队长。能为宣传贵州出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很自豪。

  李长德(兴义市巴结镇南龙村支书):南龙古寨上中央电视台,是寨子的大喜事,大好事。现在我们的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好,我们要做的是做好布依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好古寨的环境,让客人来了放心、开心、舒心。

  查兰政(南龙古寨“渔家乐”老板):电视剧播出后,南龙古寨会吸引更多的游客,我家的生意也会更红火了。

  韦学富(南龙古寨村民):唱一句八音坐唱:“欢迎到我家来做客……”

  韦仕考(南龙古寨村民):我家房子能上中央台荧屏,非常自豪。

  刘军(兴义市民):从晚上八点就锁定了央视一套,刚看完第一集,电视里的画面都很眼熟,感觉蛮亲切的。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