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民间艺人 > 正文
苏州民间艺人小小泥人“串”大戏
  时间:2009-1-6      来源:苏州日报    编辑:admin【字体: 】【收藏】【关闭
      





张敏惠整理着他创作的各种“戏曲人物”泥塑。

  从《牡丹亭》、《长生殿》,直至《山亭》、《十五贯》,一组组从古典戏文中走出的主角,正摆出栩栩如生的经典造型,或喜或怒,或悲或乐之间,一块块泥土就这样被赋予了生命的气息

  本报讯{记者 尢微)“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正从《牡丹亭》中缓步而出的杜丽娘,游园时清纯少女的娇羞情怀,从眉角眼梢间满溢而出,一瞬间的柔情万种,被定格在同样源远流长的“虎丘泥人”中,让人仿佛进入汤显祖的纯美世界。昨天下午,在民间艺人张敏惠的家中,从《牡丹亭》、《长生殿》,直至《山亭》、《十五贯》,一组组从古典戏文中走出的主角,正摆出栩栩如生的经典造型,或喜或怒,或悲或乐之间,一块块泥土就这样被赋予了生命的气息。

  让这些三五寸长的小泥人热热闹闹“串戏”的张敏惠,貌不惊人,初一看很难想象他居然会有这样一双巧手。今年58岁的张敏惠,做泥人虽纯属业余爱好,可论起经历来,却已和“泥人”有了40多年的牵扯。初中时他就无师自通喜欢起美术,16岁初中毕业,考取了苏州工艺美校后,张敏惠就专攻起雕塑来,虽然和做虎丘泥人还有点距离,然而也算是“同行”了。21岁时他随父母下放到苏北滨海后,只隔3年便重操旧业,进入一家工艺厂,专门负责石雕、木雕设计制作。26岁回到苏州后,他进入苏州日用瓷厂,从佛像直至古代仕女,一尊尊用瓷土塑成的人物像,存张敏惠的手下“诞生”。此后,他又去一家外资企业,做了11年的陶瓷“洋娃娃”。尽管那时的他,还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把“虎丘泥人”作为专攻的目标,然而,30多年的雕塑实践,就这样一步步铺就了他走向“虎丘泥人”的台阶。

  2004年,他开始了业余制作“虎丘泥人”的尝试。说起“虎丘泥人”,很多苏州人都会津津乐道一番。《红楼梦》中就对“虎丘泥人”有过一番生动的描写。据张敏惠介绍,“虎丘泥人”从宋朝开始就有文字记载,并形成塑真、落膝骱、戏文泥塑、绢制泥人等4大类,然而,近几十年间这一工艺而临失传。眼下,张敏惠专攻的就是戏文泥塑,人物造型来自于昆曲、京剧等传统曲目。

  已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虎丘泥人”,素以制作精细著称,要经过备料、捏头像、配做身子、捏手足、合身子、干燥、彩绘等多道步骤。“我现在的吃饭生意是大型雕塑,靠这个来养做泥人的业余爱好”,据张敏惠介绍,光捏人像就要用3天工夫,再加上上色等工序,每完成一个戏文泥塑,都要用去10天的时间。尽管做戏文泥塑是吃力不讨好的活,然而,一有时间,张敏惠就会“窝”在家中,用自己制作的木篦,如绣花般制作一个个小小的泥人儿。

  在张敏惠做的泥人中,不仅人物纤毫毕现,就连小泥人手中的“迷你扇”,方寸之间居然也画上了活灵活现的黄鹂、竹子、牡丹花等。在戏文泥塑中,最关键的就是“开相”,在张敏惠制作的《十五贯》中,通过传神的“开相”,娄阿鼠的贼眉鼠眼,况钟的一脸正气,表现得淋漓尽致。不过,张敏惠最得意的,还是结合他现代雕塑的专业底子,对传统泥人的改进,例如,传统泥人基本上都是采取平面式的“开相”,而他制作的《牡丹亭》,则按照现代雕塑的手法,使五官显得更具有立体感。再加上可以取下移动的头、手,以及用木头、竹子、丝线等多种材料相搭配,使张敏惠制作的戏文泥塑“活”了起来。

  近三年内,张敏惠先后制作了近30组戏文泥塑,上月中旬,在新加坡“苏州文化展”上,张敏惠的泥人和苏绣、苏扇、桃花坞木刻年画一起,进行现场展示,受到了新加坡顾客的青睐。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浏览:】【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