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首页 > 推荐专题一 > 正文
三教授主讲广东如何打造文化强省
  时间:2009-10-15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admin【字体: 】【收藏】【关闭
■核心提示

这一次,“岭南大讲堂·文化论坛”打破了以往由一位嘉宾主讲的惯例,请来三位教授一起讨论广东如何打造文化强省。

今年7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这个文件写了8个月,提出了7项工程,21条举措,要用硬手段来建设软实力,用5-10年的时间,把广东建设成为文化强省。


参加讲座的三位学者,分别是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会主席、党组书记、研究员田丰教授,广州市社科联原主席李明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产业评论》副主编单世联。他们多年来均致力于研究文化产业、文化管理等领域,其中既有广东本土人,也有外地来穗者,还有的是从广东“跳槽”到外省的,他们用各自的眼界和思考,为广东建设文化强省把脉问路。


当天的听众也和往日有着明显的不同,多了许多企业人士和学者教师,一位听众上午专门从香港赶来,一下火车就来到了会场,还差点没位置坐。


田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到以人为本


广东文化在历史上两个时期很有影响力


文化强省是对文化大省建设的继承和发展,为什么还要建设文化强省?从现实来说,我认为目前是因为有三个不适应:一是广东基础创新能力与广东科学发展的要求不适应;二是广东文化产品与广东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三是广东文化的影响力跟广东GDP连续25年全国第一这个经济强省地位不相适应,这种不适应大家都很有感受。


我认为,广东文化在历史上两个时期很有影响力,一个是鸦片战争到大革命时期,那个时候出现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远的不说,近的就从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说起。毛泽东还是一个年轻学生的时候,认为未来的共和国有三位人士可以当领袖,孙中山可以当总统,康有为可以当总理,梁启超可以当外交部长,三个都是广东人。


第二个时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广东的文化还是很有影响力的。那时候全国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在播放粤语歌,都在办粤语培训班,像《涛声依旧》、《大哥你好吗》等等这些歌曲广为流传,而且人们把能够说一些粤语引为自豪。但是,现在好像不是这样了,现在粤语歌很少听到了,而且我们的春节晚会还把像我这样讲普通话不好的,带着广东口音的,变成调侃对象,有点可悲。


建设文化大省的核心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我们说建国以后到文革期间的文化,是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文化,到了今天,我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狭窄了,这就要转变,转到以人为本,要为人服务,要为人的聪明、快乐、高尚、自由为中心,使人变成聪明的人,快乐的人,高尚的人,自由的人。


走向大众,走向高端,走向世界


我们推进文化强省建设要采取什么战略呢?我认为概括起来就是三个走向:走向大众,走向高端,走向世界。


第一个,走向大众的战略。我们知道让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得到普遍的提高,是文化强省的基本任务和核心任务,同时也是建设文化强省不可缺少的基础和条件。我们不能设想在广大农民还沉迷于买六合彩、打麻将这么一个土地上能够建成文化强省。每个人都有文化,每个人都能搞文化,我们的文化强省才有坚实的基础。


第二个战略是高端战略,使文化结构高端化,文化产业高端化,文化人才高端化。有很多游客反映,来到广州玩赏,除了夜游珠江、洗脚、唱K就没有别的文化了。文化需要大师,需要大师作为标志性。我们还缺乏像关山月这样的一些艺术大师,也缺乏一些学术大师。我们过去有很多大师,但是我们现在很难数出大师来,可能也是大家对大师的要求也高了。


第三个是走向世界的战略。建设文化强省比建设文化大省高在什么地方?高就高在世界眼光、国际视野,要用一种世界的眼光和国际的视野来谋划文化强省。岭南文化在本质上就是海洋文化,我们的岭南文化是世界的。但是,现在我们还走不出去,走出去要靠什么?我认为两条,一个是靠个性化,另一个是靠产业化。


李明华:文化强省必须有文化强人


城市形象实际上是它的文化形象,而不是它的工业现象


建设文化强省,说到底就是人自身的建设。我们看到中东的一些石油国家,比如说沙特,很有钱,有钱他们就是文化强国了吗?不是的。一个文化强国、文化强省,必须有文化强人。


我举几个例子说明我们的软实力还不是很够。第一个例子,汉口火车站派出所贴出了一条标语,标语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请不要与陌生人讲话,以免上当受骗”。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整个社会心理氛围都像这样,大家互不相信,怀疑对方都是小偷,这个社会有什么文化软实力呢?


第二个例子,顺德的几位企业家发了财,他们想发了财应该回报社会,于是,这几个企业家拿了一大笔钱办了一所中学,专门招贫困地区的优秀学生,读书不要学费,不要住宿费,更不要吃饭的钱。开始没有一个学生报名,为什么?学生和家长都想,这肯定是骗人的,哪有这么好的事?这说明我们社会已经不相信还有那些诚信的、道德风尚很高的人。


所以,我觉得我们建设文化大省,一定要把社会整个氛围建立起来。广州这个城市,它的城市形象实际上是它的文化形象,而不是它的工业现象。我在很多场合都说过,很多工业产品名牌,像索尼、奔驰、宝马、微软、香奈儿这些名牌,大家能不能说出它的原产地,它是哪个国家哪个城市的?这个问题我也回答不出来,但是没有关系,我不知道这些工业品产自哪里并不丢人。但是,另外一些品牌你如果不知道就不一样了,埃菲尔铁塔在哪里?故宫、长城、金字塔在哪里?自由女神像在哪里?你能不能回答?如果你不能回答就很麻烦了,你这个人没有文化。这说明一个城市的生命力在于它的文化,也说明文化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影响力、辐射力。


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还不谈人的全面发展?


一个城市它光有这些文化标志是不行的,还要有一大批有文化的市民。


我们要提升自己的素质有很多途径可以去做,我非常提倡来一个全民的阅读运动,大家都来读书,不妨读一些闲书,读一些文学作品。


我上次在一所大学里面做演讲,一些学工科的学生问我,我是学工科的,你让我读那些闲书,读那些文学作品有什么用?我就跟他说,读书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谋生活,拿到一个文凭就可以找到一个工作,学到一门手艺就可以评上一个职称,可以作为自己生活的本钱。第二个作用,读书可以陶冶性情,提升气质。“近文者雅”,你跟那些有文化的人多打交道就变得雅一些;“近智者慧”,你跟那些很有心智的人打交道,你就变成聪慧;“近圣者贤”,你跟圣人接近你就变成一个贤人;“近高者远”,跟那些思想境界很高的人打交道,你就有长远的眼光,有宽阔的胸怀;“近忠者厚”,你接近那些很忠诚的人,你就会变成很宽阔;“近翰墨者豪放”,跟那些书法家们接近,你就会变得很豪放;“近丹青者多彩”,你跟那些有才华的人在一起,你的人生就变得多彩。就是说,我们在阅读中,在人际关系中,经常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


我们现在谈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我们最重要的一个现代化,特别是在我们今天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在广州来讲,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如果我们还不谈人的全面发展,还不谈人的现代化,什么时候再谈呢?所以,打造广东文化强省,一定要把提升人的素质,把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幸福放在最首要的地位。


单世联:文化产业的核心特征是创造性


正视当代文化生产中过分娱乐化的倾向


要正确处理文化产业在建设文化强省过程中的位置,尤其是要正视文化产业当中存在的媚俗化倾向,正视当代文化生产中过分娱乐化的倾向。我们的笑声还是太少,但是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从一出生就笑到死,娱乐至死。


我不想用传统的文化标准和任何道德标准来说现在文化产业有哪些问题,我们不是用传统的或者狭隘的文化标准,来谴责和拒绝文化市场上所谓的庸俗的,甚至是黄色的、暴力的东西。但是当我们的文化市场跟文化产业充满了这样所谓庸俗化的格调,我们应当开展健康的文化批评。


文化市场是解放文化产业的主要手段,但是,市场不是评价文化的主要标准,更不是唯一标准。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健全的文化批评机制,你要这么做就必须允许批评,我们在文化社会里面应该有自由的、多元的相互校正的声音。只有这种低格调或者高格调都不好,或者不完整。


不要用大众、市场化来压缩任何追求自我、寻求独创的行为


发展文化产业要特别尊重和保护文化艺术的个体性特色。文化产业是一个集体性的、组织化的工程,它和现代世界的权力、经济是紧密联系的,甚至文化产业的生产过程本身就是权力的再生,就是金钱的增值的过程。在这样无所不在的、巨大的权力和金钱面前时,人有需要避开金钱和权力的时候,特别是在文化艺术的层面,当一个孤独的艺术家,他如何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诠释,如何表现自己的创造性?我想到了一篇文章,是介绍日本的宫崎峻,宫崎峻是一个知名的动画大师,他从来没有像我们说要发展文化产业,政府有报告,开大会,建立创意产业园区,组织研讨,天天开论坛,这样能够弄出好东西出来吗?宫崎峻是很散漫的一个人,跟过去的文人一样慢腾腾的,也不着急,也没有任何机构,没有搞运动的规模和气势,也没有企业规划。


我想,在最后的意义上,文化产业的核心特征依然是创造性,每一个文化产品都具有不可重复性,不可替代性,不可再生性。因此,这就需要文化精英和广大的自由文化有一个广泛的空间,不要用大众、市场化来压缩任何追求自我,寻求独创,探索性的行为,为我们这个社会保留更多的自由精神,为我们这个社会保留越来越多的创造性的资源,否则我们的文化产业本身也是不可发展的。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