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主题文化 > 城市主题文化--特色城市建设 > 正文
西安构建盛唐城市主题文化之二
  时间:2009-10-13      来源:中国国际城市主题文化设计院    编辑:admin【字体: 】【收藏】【关闭
六、 通过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系统,使城市品牌主题化
西安在城市文化复兴战略上,不是停留在一般城市的魅力宣传上和一般节庆活动上,也不是简单的建一个城市广场、一些城市雕塑、一个标志性建筑上,更不是简单的形象塑造和品牌宣传。而是率先采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既把西安打造成具有“盛唐文化”的人文之都。有了“盛唐文化”这个城市主题文化做统领,西安城市的经济、文化、建筑、就将随着“盛唐”主题文化一起腾飞。
西安围绕盛唐主题文化战略定位,制定了一个以“盛唐文化”为主题的“西安古城‘唐皇城’复兴计划”。这是一个针对西安老城区(唐皇城和宫城,面积近10平方公里)加上大明宫遗址区域在内拟定的长远规划,主要是根据古城的历史文化内涵,加强历史考证,准确历史遗址定位,通过历史古迹保护、历史景点标识、历史标志性建筑与街区复原等多种方式,综合融会、延续历史文脉,再现西安盛唐意象和古城风貌。
在此规划中,如何将西安灿烂的历史文化挖掘出来,进行梳理和提炼,并打造成一种城市主题文化,西安做了最大胆的尝试和探索。首先抓住城市历史文化的精髓,分析文脉和足迹,从历史文化信息中找到城市的主题文化特征,将其神韵融入到城市设计的每个整体和细部处理之中,以传统文化的精神符号,构建城市空间的和谐,来表达具有创新意识,又有鲜明传承的文化形态,通过传统、文脉、和谐、神韵真正达到城市的文化复兴。为了这个城市文化复兴战略,西安的设想是通过行政中心外迁、降低老城区人口和建筑密度等方法,恢复古城街、巷、院、铺的肌理和历史人文景观体系,打造人文、生态西安,并通过地方立法加以确定,积30到50年的努力,真正使隐型文化显性化,使在地下的、书本里的文化,走上来、走出去、活起来,使之变为可视、可读、可感和可消费的文化产品,使老城与新城各显风采,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融共生,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相互依托;使人们走进西安,就如同走进了中国的历史,既可以感受到以唐代为主延续至今的各个时代的文化、历史信息,又可以感受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大都市的风采。
(一)、西安在城市规划上将按着盛唐主题文化进行规划。
将按着周、秦、汉、唐四个历史文化风貌区展开,并将未来西安初步设定为“九宫格局”、“棋盘网络”。从而形成盛唐主题文化整体氛围,彰显西安的文化特色。
历史文化名城是稀缺的不可再生的资源,保护西安的历史风貌和文物古迹是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固根基,必须留住城市的优势和文脉,否则,愧对祖先,愧对后人!西安市委、市政府领导形成了共识。
西安现任市委书记孙清云指出:“名城保护是发展的前提。城市要发展,旧城要更新,但决不能摒弃历史,摒弃体现历史风貌的特色文化。失去保护的发展,将使发展变成一种失去方向性的破坏。只有加强保护,才能更好地延续名城特色,才能使之以独特的个性和魅力屹立于世界城市之林;同时,名城要获得生机与活力,必须进行适度、保护性的开发建设和更新。要在保护历史名城的前提下,提高现代市民生活必备的城市功能。他认为,保护与发展,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关键是要找准结合点。”
新修编的西安城市总体规划提出,拉开城市骨架,逐步形成“九宫格局”、“一城多心”的空间结构。计划用50—70年的时间,精雕细刻,逐步恢复古都的城市肌理。目前的西安正千方百计保护古都独特的神韵和风貌,逐渐恢复历史人文景观体系,建设保存、延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博物馆城市”。
西安在实施“新旧分治”中,启动实施了“西安古城‘唐皇城’复兴计划”,对老城区建设性保护明城格局和建筑风貌。西安正从大遗址到标志性建筑,从隋唐城市棋盘式格局到隐性的文化遗产,从西安城墙到历史街区,从古都风貌到民俗文化进行整体保护。通过对历史古迹保护、历史景点标识、历史标志性建筑复原与街区保护等方式,逐渐恢复历史人文景观体系,以保持老城区的活力和魅力。拟用几十年时间,在城墙内13平方公里区域恢复唐、明代历史街区,让游人走进西安城墙就如同走进了中国历史。
(二)西安在城市主题文化做文章,打造魅力古都。
一座城市没有自己的特色,这座城市就没有活力。面临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千城一面、千楼一面”问题,突出古城特色迫在眉睫。在西安市建委与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共同举办的“西安城市特色研讨会”上,西安市规划局局长和红星在会上的主题发言中指出:“实现‘西安模式’的途径就是‘破千城一面,立千城一律’,从而使古城真正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崛起于世界城市之林。”
以“古”形成西安特色
和红星说:“在城市现代化的快速进程中,西安也同全国许多城市一样,面临着严重的特色危机,地域文化、城市文化的特色和多样性正在逐渐衰微和消亡,大量毫无特色的现代建筑涌入。‘破千城一面’即让每一个来西安的人强烈感受到它的个性与特色;‘立千篇一律’即让城市基本保持一种风格。有效地通过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及建筑风格的规划控制,是逐步恢复形成西安城市特色的基础,也是实现城市文化复兴的基本手段。具体将通过唐长安城复兴和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体系规划来实现。”
(三)西安在城市主题文化上做文章,以盛唐主题文化形成西安文化的特色。
西安市规划局局长和红星就盛唐主题文化构建对记者如是道来:
秉承历史文脉 规划西安未来。
在上海,能够让你了解一百年来的中国,在北京,能够让你了解600年来的中国;而在西安,则能够让你了解5000年来的中国历史。
西安,是中国六大古都之首,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文明中外的旅游中心城市。曾几何时,西安是中国历史上盛极一时的汉唐国都,万邦朝贺;她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十三朝帝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人文资源。
近几年来,西安城市建设已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陕西省“一线两带”建设对西安城市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开发区的快速发展,高校扩编带来教育科研用地的发展,这些因素都急需尽快提出发展的新思路。从2002年开始,西安市规划局开始了“西安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为西安市第四轮总体规划修编奠定了科学依据;2004年在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征得建设部同意,西安市正式进行新一轮的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记者:这次规划与西安以往的规划和其它城市的规划相比较,有什么鲜明的特色?
和红星:为了突出体现西安城市特色,与西安前三轮总体规划和国内外其它城市比较,第四轮修编工作在城市复兴方面作了以下研究,形成本次规划的特点: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
(1)继承发扬文化传统,形成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的空间布局模式。“九宫格局”是本次规划布局的核心理念,其概念的产生最早可推至周朝,到秦代以后,由于受土地划分模式的影响,“九宫格局”渐渐地应用到城市的道路布局上。
(2)扩大保护视野,反映古都历史原貌,以关中历史文化带为背景,整合西安历史文化四大保护体系。这四大保护体系是:城区历史名城保护带;中部历史地貌河湖水系保护带;古遗址、古陵墓保护带;南部秦岭北麓自然和人文保护带。
(3)在古城保护和新区发展的战略部署上实行新旧分制,疏解老城功能,恢复明城文化特色,加快新城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在旧城区得以充分体现,并在新建区加大城市现代化建设力度。
记者:这些特色在具体的规划中,是通过怎样的手段实施的?
和红星: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又是一座现代化的中心城市,近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已经使城市结构与城市肌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城市特色塑造的角度来说,我们始终面临着保护与建设共同发展这一复杂的课题,协调、整合、重构,是西安城市特色塑造的基本原则。依据这一基本原则,对城市中的区域、道路、建筑、界面以及视线、空间、绿化等构成要素,按照城市设计要求制定出概念性和指导性原则。
(1),保护空间格局,延续历史轴线。西安的城市规划建设始终延续了历朝历代的城市轴线体系,在原有棋盘式城市格局的基础上,按九宫格的布局方式科学规划形成古今一致、特征鲜明的城市特色。在西安建都的历代王朝都留下了自成体系的轴线系统,而且历代相让,互不重叠。这为西安留下了严整、丰富、多层次的轴线体系,尤其是贯通西安南北的龙脉,是一份得天独厚的历史遗产,具有很高的功能价值和美学价值,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哲理。这些宝贵的城市遗产,在新的城市建设中,都得到了高度的继承,融入城市新的生命中。
(2),强化空间节点,营造文化氛围。空间节点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氛围的重要载体。本着尊重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西安的城市设计主要围绕两类空间进行空间节点塑造。一类是以文物古迹为中心的空间节点,如结合城市中心改造的钟鼓楼广场,目前已成为西安城市中心新的象征;南门广场,结合重大盛典举行的入城式,已成为西安古城的代表形象;结合大唐不夜城项目规划建设的大雁塔广场,不仅展示了大唐雄风,同时也将成为城市旅游新的亮点,等等,这些空间节点已成为西安城市历史与现实结合的成功模式。另一类是结合城市轴线及城市新的门户空间形成的空间节点,如北郊的张家堡广场,南郊的电视塔,东郊的十里铺广场等,将成为新西安形象的代表。
(3),维护、培育城市文化环境。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应建构在区域环境、城市环境、建筑环境、室内环境相统一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宏观规划的总体设计。西安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不仅要继承和发扬城市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还应充分展示当代生活氛围和精神风貌。目前,为打造城市的精品空间,在城市规划工作与研究过程中,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控制依据,以城市设计为空间意匠的先导,一方面在原有文物古迹较为集中的区域,控制引导城市风貌与建筑风格,使之与中国传统建筑相互协调,互为依托,实质上,这是以保护为主要目标的规划实施行为;另一方面,在新建区布局现代建筑时,最大可能地引用、重构传统建筑所蕴涵的造型手法与元素,最大限度地挖掘深藏于传统民间工艺作品、构筑物的构形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在现代建筑中实现文艺复兴。这是一条经过缜密的推理,将其神韵与文脉予以复兴的艰辛道路,而其最终目的仍然是走向“特色”的建筑,“特色”的城市与“特色”的文化生活。
(4),加快“四区一基地”建设。所谓“四区”,指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以及产灞生态区;“一基地”指的是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
(5),特色城镇建设。在“九宫格局”传统模式的指导下,将全市设置为“一城六心”加建制镇的城镇体系。一城,指中心城市;六心,指外围的户县、临潼、高陵、蓝田、周至、阎良六个副中心;外加40个建制镇。
记者:在规划中,你们如何使西安形成自己特有的魅力?
和红星:如果城市在更新过程中,任由缺乏控制的城市建设不断在城市版图上扩张,任由千奇百怪的建筑形象不断涌现,那么我们的城市将以失去特色为代价,我们悠久的文化将逐步失去城市这个最大的载体。因此,有效地通过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及建筑风格的规划控制,是逐步恢复形成西安城市特色的基础,也是实现城市文化复兴的基本手段。主要以重点规划与建设项目带动城市魅力的形成。
(1), 唐皇城复兴规划。
“皇城”(老城)作为西安中心市区的心,丰富的商业活动为西安带来生机,但改造和建设脚步的加快也为传承历史名城带来危机;随着开发和改造的进行,建设密度增大,环境质量日趋降低,老城脉络也在消失当中。规划将针对老城地区拟订百年计划,以可持续经营城市的观念,针对未来老城区可能的经济活动形态,结合科技及旅游商业,保护及恢复历史街区,进行城市改造,逐步恢复西安历史名都风貌,缔造绿色商机。
(2), 城建文化体系规划
西安素有“西安一日,中国千年”之说的历史文化资源,依据西安要建成世界一流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以城市文化复兴为起点,以点、线、面结合的形式形成立体、丰满的城市建设文化体系,进而实现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观光城市的目标。
城市文化体系的发展措施应具有较高的弹性和灵活性,以适应其多样化的要求,城市文化体系发展进程中西安市政府的各个主要参与部门在这一进程中各司其职,共同推动文化体系的发展,进而推动城市环境艺术品质的提升。
此外,还有作为唐皇城复兴工程之一的顺城巷城市设计、骡马市步行商业街、大唐西市、长安锦园坊、大唐芙蓉园、唐大明宫御道规划设计、西大街改造、城隍庙规划设计、洒金桥规划设计、贞观广场规划设计以及“西部第一水城”的规划设计。
记者:规划中对城市色彩和建筑风格有何设想?
和红星:城市色彩方面,我们将西安城市建筑定为以灰色、土黄色和赭石色为主色调的色彩体系。灰色如钟楼、鼓楼、城墙,是构成西安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西安的古都特色;土黄色大雁塔、小雁塔,是典型的关中地方色彩,也是西安人尊崇的颜色;赭石色是汉唐建筑木质色彩的主色,庄重典雅,体现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建筑风格方面,我们将西安市中心区的建筑风格划分为汉唐风格区、明清风格区、风貌协调区和现代建筑区四种风格。
汉唐风格区主要以汉唐遗址和周代遗址为主,包括汉长安城遗址、唐大明宫遗址、唐小雁塔、曲江新区等,运用传统建筑符号,再现汉唐建筑古朴浑厚的风格;明清风格区主要在老城区内,沿街商业店铺或商业建筑,采用传统建筑的尺度,创造历史街区的浓厚气氛;风貌协调区主要指一环至二环区域,建筑风格应尽量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形成旧城与新区之间的过渡区;现代建筑区主要指二环至三环及三环以外区域,是新兴城区,应充分体现现代都市气息,以现代建筑风格为主,创造具有时代气息的新西安。
记者:这次规划在一定程度上肩负西安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你认为几十年后西安会如何评价这次规划以及你们这些城市的设计师们?
和红星:在这次规划中,我们始终坚把西安放在关中城市群、黄河中上游、亚欧大陆前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来思考,放在经济全球化、西部大开发、陕西大发展的层面上来谋划,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开放性,高起点做好城市规划。但城市规划尤其是总体规划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作不但需要精心的谋划,而且需要严格的执行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这需要政府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团结协作以及每一位市民的积极参与和监督。
任何世人瞩目的作品都会得到不同的声音,无论是批评还是赞扬都是设计师们前进的动力。我们处在我们这个时代,既有物质和技术水平的层面上,努力追求自身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力求为我们的后人营造一个既适宜居住又富于文化魅力的都市。我想,只要我们以对后人高度负责的态度来进行我们的工作,后人也一定会给我们一个公正的评价。乘古开新,继往开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有所进步,或许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有可能永远存在,就让无形的思想和有形的建筑共同来见证我们对传统文化回归和城市复兴的深切渴望和期盼。
(四)、西安,人文之都的魅力
在城墙根儿下生活了几十年的西安市民近来感触颇深,自己身边的城市正发生着“突变”,西安的唐风古韵一天天浓厚起来。外地游客惊叹:西安正彰显着城市的个性魅力,越来越大气雄浑,皇城复兴大手笔、大气魄!
是的,千年古都的西安正依托积淀深厚的人文资源,彰显历史文化底蕴,再现故都历史风貌,重振着汉唐雄风——一项项复兴工程手笔非凡,彰显着故都的神韵,站在市中心的钟楼上西望,映入眼帘的是一条30米宽、双向四车道的仿古大街,街道两侧满是大气恢弘的仿唐建筑,一眼望不到边儿。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朱红色的横梁,青灰色的屋檐,无不凸显出唐代气象。当年那个不足20米宽,遍布牌匾锦旗制作商铺的西大街早已不见了踪影。
投资35亿元历经4年打造的这条“西部第一金街”上,车水马龙,游客熙攘,镶嵌着明代清真大寺和闻名遐迩的“同盛祥”、“德发长”等餐饮老字号名店,加上那鳞次栉比的大型商厦,恰似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徜徉在这条2公里长的西大街上,恍若踏进了鼎盛时期的唐朝。
西安明城墙是西安的标志和象征。站在这座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上俯瞰,城墙内侧的狭窄小巷在古代是兵士和战马的通道,人称“马道巷”、“顺城巷”。
元旦前夕,作为西安唐皇城复兴工程的开篇之作,投资7个亿的顺城巷改造工程全线贯通,13.7公里长的巷道青石铺道,仿古街肆错落有致。古城墙、顺城巷、东西南北四座城门、碑林、东岳庙、广仁寺、董仲舒墓、湘子庙、雷神庙、万阁楼等景点景景相连,个个鲜亮,整个顺城巷成了西安的一道旅游新景。走在其间,仿佛穿行在历史的悠悠隧道。
城墙里,作为西安的一张新名片,书院门三学街历史文化散步道建设已初具规模,500米长的街道上,重要文物旅游景点比比皆是,有隋朝的宝庆寺华塔,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唐末五代的西安碑林。这条散步道将再现古时街肆的繁华,建成西安市的经典历史文化街区,让游客“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生活”。
这些只是耗资500亿元的西安皇城复兴工程的“冰山一角”。
大雁塔旁的曲江新区,正在实施盛唐文化复兴工程,“用盛唐文化打造中国名片”,建设世界级唐文化旅游区。已竣工开放的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馆,震撼着中外游客。正在建设的大唐不夜城、大唐爱情谷、丝路风情园等众多历史人文景观,无不昭显着“人文之都”的古风神韵。
每天,夜幕降临时,坐落在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人山人海的大唐芙蓉园里,好一派“国人震撼、世界称奇”的盛唐美景———紫云楼、侍女馆、芳林苑、陆羽茶社、唐市、曲江流饮等63个仿唐景点灿若银河;120米宽的水幕上上演的大型水火奇观“轰破”了夜的宁静,音乐喷泉、激光、焰火、水雷、水雾此起彼伏,撼人心魄……
原先空旷寥落的浐灞河上,浐灞生态区工程正在加紧建设,这里将崛起“西部第一水城”。全部项目建成后,将形成10平方公里湿地,15000亩水面,绿化面积占70%的景观区,将成为我国西部城市化的生态区、生态化的新市区,发展会展商贸、旅游休闲、生态住宅产业。
在浐、灞河上兴建的“广运潭”旧址上,如今,四周13.53平方公里范围,正在建设动态游览、生态湿地、旅游度假和灞河水体等四个景观区,届时将形成水域面积13平方公里。作为浐灞生态区的龙头工程,3到5年时间,这里将建成西安的生态带、景观带、旅游带、经济带。西安还要逐步治理周边八条河流,形成2万亩水面,最终恢复历史上“八水绕长安”的盛景。
(五)、西安在城市规划上以彰显盛唐主题文化为原则
西安在盛唐主题文化启动后,通过打造盛唐主题文化,把盛唐主题文化全方位、多层次的表现出来,形成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主题文化的城市新景观概念。将以30几个重点项目为载体实施这一战略构想。投资13亿打造大唐芙蓉园,投资30亿打造大唐不夜城,投资8亿打造大唐圣境 :“大唐爱情谷”(寒窑),投资10亿打造大唐华清宫,投资35亿打造大唐西市,投资100亿打造西安丝路风情园,投资200亿打造大明宫遗址公园,投资5亿打造曲江池遗址公园,投资5亿打造唐城墙遗址公园,投资1.44亿打造陕西历史博物馆,投资10亿打造西安楼观道文化展示区,投资10亿打造陕西法门寺文化景区……
上述项目将紧紧围绕盛唐主题文化这一主题概念展开,形成唐风新韵、承故开新的文化大格局,欲以独一无二的世界奇观吸引全球的目光。
上述项目全面展示了盛唐主题文化,通过一系列盛唐主题文化的诠释,把大唐盛世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艺术、军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出来。形成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乐为一体的盛唐主题文化旅游景区和项目集群,从而形成了具有系统工程意义的盛唐主题文化发展态势和格局。
西安在打造盛唐主题文化过程中,本着采用主题创意、主题规划、主题设计、主题招商、主题建设、主题管理、主题运营等新理念。打破以往项目运作先招商、再创意、再规划、再设计、再建设的流程方法,变成先创意、再规划、再招商、再建设的流程方法。创办了一次性规划、一次性征地、一次性配套分批次招商拍卖土地开发流程。
主题创意:就是紧紧抓住盛唐文化这个文脉和灵魂,把每一个项目都附着在盛唐文化这个主题载体上来。从精神到理念、从创意到规划、从建筑形态到运营模式,都以盛唐文化这个主题文化展开的,使项目一开始就立意新颖、主题鲜明,品牌响亮、可操作性强,以此对投资者构成了强烈的吸引力、影响力和震撼力。
主题规划:就是每个项目都要以盛唐主题文化概念进行规划。每个项目都演义一个盛唐文化的主题,使每个项目都有一个独特的文化品牌和精神品质,形成高附加值的项目载体,从而使项目具有原创性、特质性、系统性的特征,通过不可模仿性、不可重复性、不可替代性的功能,使项目具备了独特的市场发展空间和核心竞争力。
主题招商:就是改变过去那种资料招商、宣传片招商、酒会招商的老模式,而是通过一种高层次的艺术手段把招商的内容通过艺术形式展现给投资者。通过艺术魅力打动投资者,使投资者从中受到感动之后,带着一种感动之情来对项目进行投资。
西安将依托盛唐文化,打造西部第一文化品牌,将以盛唐主题文化为纽带,以盛唐主题文化项目为载体,以盛唐主题文化资源和主题文化创新机制为手段,实现西安“一步与国际接轨、创国内一流”的发展目标,从而使盛唐文化成为西安走向世界的品牌。
以上西安盛唐文化项目的建设,只是西安盛唐主题文化的冰山一角。西安在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中将全面打造盛唐主题文化,最后把西安打造成最具有“盛唐文化”的人文之都。
西安如此系统的构建城市主题文化,这说明西安市领导建设城市的思想是超前的,西安市领导从中国城市张口纽约、伦敦,闭口东京、法兰克福的文化取向中,能从自己城市的文化源头中,找到自己城市的历史灿烂文化作为推动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动力,这是有深远历史眼光和哲学目光的。在中国城市文化立市还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或者建一个文化广场、大剧院、博物馆层面上的时候。西安却通过立法的形式,通过30年—50年时间来打造“盛唐文化”人文之都,这不能不说明西安城市领导的高瞻远瞩和一种对历史负责的精神。
在中国城市解决特色危机还没有找到头绪的时候,在中国城市构建国际化都市还没有找到方向的时候,我们的城市应该把目光投向西安,看看西安是怎样实实在在的通过城市主题文化来实施文化立市的?怎样通过城市系统工程来打造城市主题文化的?怎样通过城市文化复兴战略来打造国际化都市和国际中心城市的?西安都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榜样。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特色城市建设
   城市主题文化
    名牌城市建设
    城市批判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