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上海艺术家杨烨炘送“出轨·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
  城市文化网首页 > 专题二 > 最新消息 > 正文
丁俊杰:国家形象与亚洲传媒研究——2008亚洲传媒论坛前瞻
  时间:2008-12-7  18:34:26    来源:中华传媒网    作者:【字体: 】【收藏】【关闭
11月15-16日,第六届亚洲传媒论坛将在中国传媒大学拉开帷幕。延续以往高端、跨国与系列化运作的特色,2008年的亚洲传媒论坛将邀请来自十八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就“国家形象传播”这一主要议题进行研讨;并聚焦“城市形象”,探求其与“国家形象”之间的互动关系。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亚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丁俊杰教授接受了中华传媒网的专访,畅谈2008亚洲传媒论坛、广告业和广告教育以及其个人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让信任你的人不失望,那只有自己做出更多的努力。”
中华传媒网(以下简称“传媒网”):丁校长,您好!熟悉您的人都知道,您身兼多职,不仅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副校长,而且担任广告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亚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同时兼任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首都传媒经济研究基地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等职务,可以说是兼教学、科研、行政工作于一身。繁忙的工作中,您如何成功地处理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
丁俊杰:诚如你所说,现在社会赋予我的角色很多,当然需要处理的事情也很多。而这些角色来自社会各个方面对你的信任,对你工作的承认,对你想对学界、业界所作贡献的一种期望和期盼。除了你提到的,还有中国商务广告协会副会长、中国广告协会副会长。对我本人来讲,这些角色中最重要的是一名教师,这是我所有角色的基点。同时,校内职务是我的本行,我会把正常的工作时间都放在校内,履行好副校长、亚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党报党刊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所应尽的职责。
  精力允许,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沟通。大家选你做导师是对你的信任,让信任你的人不失望,那只有自己做出更多的努力。

2008亚洲传媒论坛:国家形象与城市形象
传媒网:作为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您能否为我们简要介绍一下:2008亚洲传媒论坛之所以选择“国家形象”这一核心议题,是否和北京奥运会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呢?
丁俊杰:可以说,2008年是一个爆发点。对中国来讲,这一年,大喜大悲的事情比较多:大悲的事情像汶川地震,大喜的事情如北京奥运。从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到西藏3•14拉萨事件,到5•12汶川地震,再到8月8日的北京奥运会,这一系列大事把中国人和中国的国家形象推到了世界人面前,也使得人们感觉到“国家形象”这一概念日益凸显。
  但上述事件是我们选择这一议题的一个爆发点和契合点。中长期来说,国家形象、城市形象是党的十七大以后,在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和再度改革开放的背景下,经过几年累积所形成的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并且需要学界给予回答,需要研究者给予关注,需要学界、业界、政府通力合作来关注的题目,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概括起来,有关这一话题,学者关注、业界需求、政府期盼,几个力量融合在一起。我们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力求尽一个研究平台之力,在思想和观点的交流上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

传媒网:您刚才提到,本次会议在“国家形象”主题之下选择了“城市形象”作为切入点之一。我们知道,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是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作为表征的。“城市形象”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面向。您如何看待类似北京举办奥运会这样的重大活动有否对其城市形象带来某种提升?
丁俊杰:首先,可以说“国家形象”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有许多的构成元素:由一个国民的个体行为,到一个群体(如村镇、家族)的群体行为,到一个城市、一个省的整体形象。众多的元素集合、结构成“国家形象”。毕竟,我们的研讨会时间有限,不能覆盖所有相关的分议题。所以,我们选择了一个与“国家形象”密切相关的切入点,即“城市形象”。我们知道,在中国三十年来改革开放,努力解决二元结构、城乡差别的历史进程中,在城镇化日益凸显的社会背景下,“城市形象”已经成为“国家形象”的有益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也成为是“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支点。
  第二点,“城市形象”也是近年来在中国社会发展和政府管理中展现的一个突出现象。一些有作为的地方官员和政府,在强调以人为本、为地方社会发展服务的过程中,开始意识到不能片面强调GDP,强调经济发展,而是应该强调当地作为一个整体在国人和世人面前的形象。可以说,“城市形象”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对原来单一的经济评价指标的矫正,更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一个社会和社区的方方面面。近些年也有一些典型的案例可以拿来挖掘和分析。
  第三点,我们建构的这个学术交流平台是一个国际性、开放而多元的对话机制。通观国内外的学术对话,选择“城市形象”无疑为众多的中外学者确立了共同的话语空间。相比而言,以农村为例(农村也是国家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外差异明显。除了发展程度较高的欧美,中国的现状与近邻日本和韩国的农村概念也不同。这种具有历史性和区域化的特定领域,有待我们在以后的学术研究中加以重视。
  与此同时,把中国的城市形象标准和对话体系与国际标准相统一,将会对中国城市的发展带来学术养分的补充。基于上述思考,我们选择了“国家形象”和“城市形象”。

传媒网:有关“国家形象”这一话题,在人们的常识性认识中往往是一个利用“他者”来观察和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也就是说,通过外人的眼睛和谈论来看待我们自己。像北京奥运会就是我们国家建构这一仪式来进入大国群体的一个契机和过渡。本次会议有否这样的考虑?是否也是希望通过众多外国学者的讲述来对我们自己形象的反观和反思?
丁俊杰:应该说,这是一个自我评判和认识的过程。当我刻意显示自己给外人看的时候,那是一种形象的外现。这种做法往往会呈现出伪装的、表里不一的成分。比方说,回想过去,在文革极左路线的影响下,在外人面前我们会为民族的、国家的和党的利益,表现出一些样子来。这就是说,我们的国民有一种装扮。为什么要有装扮?实际上是一种内在的和骨子里的不自信。那么,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随着中国社会的开放和文明程度的呈现,我觉得中国人自信程度大幅度提高。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国家形象不是装给外人看的,而是把中国的本质、原原本本地呈现给外国人,让世人知道中国到底是怎样。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国家形象”不仅仅是一个向外传达的符号,一个认识的图像,更重要的是我们国人对国家形象的认识。所以,我们说这是一个内外一致、表里如一,自信和与别人分享这个形象的过程。所以,我觉得,“国家形象”不是做出来的,不是装出来的,而是真正检讨中国和世界沟通的价值元素,找出可以让别人认同的价值元素。在与别人对话同与异的过程中,发现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本性在哪里,并最终让世界和我们一起分享。
可以说,今天来谈国家形象,和二十年前、十年前,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奥运会后,在国人普遍自信的心态之下,探讨这一问题将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错过了这个时机,延续过去一些左的想法,国家形象这篇文章如果做不好还会延缓中国对外开放的幅度。

亚洲传媒研究与国际学术话语
传媒网:我们知道,亚洲传媒研究中心每年的学术年会都会建构一个高端的、跨文化的国际学者交流平台,就一些共同关注的议题展开研讨。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本届年会与会学者的来源情况?
丁俊杰:如你所说,这是亚洲传媒论坛一贯的风格。本年度的亚洲传媒论坛将有来自十八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共聚中国传媒大学。其中,既有西方主流的、有影响力的国家(像欧洲、美国)的学者,也有我们的紧邻日本、韩国的专家,同时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我们的同胞香港、台湾地区的学者。应该说,从学术版图上来讲,这次研讨会的与会学者基本上可以用“世界学者”这么一个概念来替代,具有代表性。既然会议时间有限,我们希望有代表性的观点在短时间内有一个碰撞。
前几年举办的会议来说:上一届亚洲传媒论坛(2007)在北京奥运会之前召开,我们的会议主题就跟奥运和体育传播有关。我们首先选择了近二十年来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的学者;除此之外,我们在选择学者的国籍时着重考虑:能不能办奥运会,国际社会允不允许办奥运会,是否是可信赖的国家。所以,我们的学者群体具有代表性。
 一句话,每次会议的主题不一样,但与会学者选择的宗旨保持一致,即有国际代表性,代表了国际水准。

传媒网: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明年亚洲传媒论坛的相关设计,以及亚洲传媒研究中心在今后工作中的规划?
丁俊杰:我个人认为,每一年会议的选题至少需要半年的酝酿过程。需要确定几个备选的方案,并在会议召开前最终确定,并给予学者们足够的准备时间。至于研讨会议题选择的一些价值和依据,我可以举以前会议的例子来说明:当媒体发展进入到数字化时代,我们的选题是“新媒体、数字化”;当国家从战略角度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后,我们选择了“世界沟通与和谐世界”;奥运会即将召开,我们选择了“奥运传播与体育传播”。从这几年的核心词,我们可以看出,每一年选题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即学界有话说,学界有话想说,业界有期盼,政府有需求。这是一个考虑的方向。
  第二个方面,我们也要考虑到中国之外的学者也有话说,也就是大家有共同的话语空间。这两点是选题的共同原则。
  明年的选题我们会在足够的时间内,向社会和学界所有关心我们这个研究平台的人们公布。

传媒网: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是由中国传媒大学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合作建设的科研机构。通过这些年来的运作,我们看到了其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和对中国传媒研究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这种国际合作模式,以及其对中国大学教育和科研的借鉴意义?
丁俊杰:亚洲传媒研究中心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的合作是符合国际规范的典型案例,是国际之间、业界和学界的一种合作方式。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在亚洲和世界各地都有合作建设的研究机构和研究项目,而我们是其支持的众多中国高校中唯一以传媒为特色的机构。
通过日常的合作,我们知道我们正在和非常国际化、具有国际视野的机构在对话。这种合作本身是对我们视野的扩大和境界的提升。我们是很好的合作伙伴,本人感觉来讲,我们学到了一种态度、立场和国际做事的方式。
  第二个方面,应该说,我们是在合作中学习、成长,我们尽所能在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着各项学术活动。我们相信,本着成长和学习的心态,许多年后我们的亚洲传媒论坛、亚洲传媒研究中心会成为世界一流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这还有赖于我和我的团队的共同努力,以及所有关心我们的学者的大力支持。
  第三个方面,当然,我们的现状还是有局限性的。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精力还有限,我们期望能和行业内的权威网站等机构合作,希望我们的观点能够通过国际学术话语体系得到传播。这一点尤为重要。同时,学界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把中国的声音通过像我们这样的对话平台向世界传达,把世界的发展和中国的进步放在一个平台中共同探讨。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浏览:】【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