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首页 > 对话城市 > 正文
丽江副市长杨一奔:民族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
  时间:2008-12-5      来源:搜狐访谈    编辑:admin【字体: 】【收藏】【关闭

      [提要]杨一奔,一位来自云南纳西族的政协委员,10年前她随寻访团历时180多天寻访20个国家,环绕地球一圈。现为丽江市市长的她在公共场合以“民族名片”的形象出现,她认为民族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世界竞争要靠文化竞争“软”实力.

     云南省丽江市副市长杨一奔女士做客搜狐访谈间,以下是访谈内容:
  杨一奔:你好!
  主持人:我刚才介绍您的时候说了一个词非常特别,今天您来到我们访谈间我看到服装装束也非常特别,不是要跟我们网友介绍一下。
  杨一奔:实际上我这个服装一点都不特别,是我们纳西族传统的服装,纳西族传统的服装,到过丽江的人都知道我们的服装是披星戴月。
  主持人:怎么说呢?
  杨一奔:就是我们后面的,肩扛日月,背负七星。这个服装在过去是我们的一种图腾,因为我们纳西族是一个非常少的民族,现在只有30万的人口,我们的祖先肯定在历史上,他是希望我们这个民族能够强大、能够繁衍下去,所以曾经也有过青蛙图腾,所以实际上这个羊皮又称为是一个青蛙的图形,七星是青蛙的眼睛。但是另外一层意思,也表示了纳西族的妇女非常的勤劳、智慧。我小时候见过的我们的纳西族妇女,我所知道的我们纳西族妇女,披着星星出门戴着月亮回来,几乎是两头黑,承担了家庭几乎所有一切的责任。
  主持人:我知道在许多的场合,包括这次的两会,包括以前你参加的一些会议,多次以这样的装束来出现,应该说以你们民族的名片形象出现的,我今天想问您的是,您是第几次来参加全国的两会?
  杨一奔:我这次属于连任,我第十届也是全国政协委员,这次也非常荣幸,能够代表纳西族来参加我们这么高级别的两会,跟所有的代表、委员一起共商国事,代表一个民族,责任所在。因为作为一个委员来讲,你就是要把基层的一些社情民意能够带到两会来,能够让党中央国务院和相关的一些职能部门,知道下面的情况是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存在什么问题,我们需要得到国家解决的是哪一方面。
  主持人:您是以少数民族委员的身份出现的,您觉得少数民族委员在这几年的两会当中和以前有什么区别?
  杨一奔: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我们少数民族的委员,一个是,委员的素质高了,过去我们的委员可能更多选的,特别是政协委员,选的是文化层次比较高的,比如在大学里当教授、当研究员,或者在国家机关里任职的,有很强的表达能力。但是我们这一届增加了非常多的基层代表,来自最基层的,来自比较边远一些的。但是我们一些老委员,有些当过人大代表,现在也是连任,大家在发言的时候都说,我们都感到有压力了,就是现在新委员的素质比较高,他带来的一些问题提的提案的质量、数量,与过去相比都是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妇女委员的比例也是不断的在提高,少数民族的比例也是不断的在提高。所以我觉得咱们56个民族,中华一个大家庭,能够充分的体现民族团结、和谐进步发展的趋势。我们作为少数民族的委员,我也充分能够感受到国家的,特别是我们各民族兄弟能够在一起非常团结、和谐,感到非常幸福。
      纳西族东巴文化是世界记忆遗产  东巴文字——人类文字的活化石
     主持人:您今年是第二届参加全国的两会,我查了一些资料,上次您提出的议案、提案当中,涉及到保护纳西族文化这块的内容,今年您的提案主要是什么?
  杨一奔:我其中有一个提案几乎是每年都在提的,就是有关东巴文化的保护。
  主持人:纳西族跟东巴文化有什么样的关系,跟我们说一下。
  杨一奔:纳西族是丽江的一个主体民族,人数是最多的,纳西文化也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文化,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东巴文化,东巴文化是被列为世界记忆遗产,因为有一部分是口传心授的,所以也是属于一种介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间的一种,是用象形文字与图画文字之间的文字来书写的,因此也被称为人类文字的活化石,被称为纳西社会的百科全书,具有非常高的科研价值。特别是东巴文化当中的一些非常核心的内容,比如说人跟自然和谐相处,像这些核心内容到现在对我们共建和谐社会、对我们保护生态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主持人:您刚刚提到了纳西族的文化其中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纳西族的文字,使用象形文字,我今天来到访谈间的时候我是带了一个前段时间我朋友去丽江出差给我带了这么一个小的礼品,当中就有这样的图案,我想在今天我们访谈间里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图案到底是代表什么意思?首先请我们的摄像师把镜头拉近点,让我们的网友能看清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案。杨市长,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图案到底代表什么样的意义?
  杨一奔:这个图案应该说是一个艺术的创作,这里是一个人,是在唱歌、跳舞,上面有一个稻穗,这个东巴经里特指纳西人,因为这个“穗”叫“西”,纳西,这是一个专有名称,纳西人是是一个非常快乐的民族。这是一个“火”字,唱歌、跳舞我们那里叫打跳,我们打跳就是围着篝火打跳。
  主持人:在人旁边代表什么意思呢?
  杨一奔:这个是代表咱们汉字里的“日”,也是代表天的意思,也可以翻译成“快乐的一天”,或者“快乐每一天”。
  主持人:这意思就是说明咱们纳西人是非常快乐的。
  杨一奔:对。纳西族是一个非常快乐的民族,因为我们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弱小的民族,从西北方向迁徙过来底羌后裔的一支,我们也是几千年以前迁移过来的,在迁徙过程中有很多艰难困苦,艰就是,有很多的战争、有自然灾害,有各种各样的。
  主持人:是从大西北一直迁徙到云南。
  杨一奔:现在有这么一种说法,认为我们的起源,认为北方迁徙过来的跟当地的土著。因为我们考古发现了一个叫丽江人,丽江人是一个少女,发现了一个头骨化石,还有几根股骨,被认为是五万年到十万年之间的晚期的智人。所以从这个考古发现来看,几万年以前丽江就有人居住,而且也出土了非常多的动物,像象、猎狗等等这一类的野生动物,说明当时这个地方已经有人类出现了。后来西北方向的少数民族底羌这一支迁徙过来,有一种说法就是认为两个迁徙过来的跟本地的融合,就形成了今天的纳西族。
      丽江发展我们一直以民族文化作为灵魂,世界竞争要靠文化“软”实力
  主持人:在您来到我们访谈间之前我们做过多次的电话交流,我记得印象非常深刻,为什么您会多次提到保护纳西文化,这个内容您谈到有一点,曾经在几年之前开了关于纳西文化的会议,当中有很多老年人参加,现在是什么情况,给我们网友做个介绍。
  杨一奔:就像刚刚说的,我为什么一直在提东巴文化的保护,实际上不光光是东巴文化,因为东巴文化现在是属于濒危的文化了,特别需要保护,为什么?20多年前,在1983年的时候,我们在丽江召开了一次东巴达巴座谈会,我当时是在群众艺术馆工作,我们到现在的香格里拉请一些东巴老人。
  主持人:他们当时年龄多大?
  杨一奔:他们当时最大的70多岁了,最年轻的是50多岁,当时3月份的时候下大雪,雪是到膝盖,当时交通也非常不方便,我记得我们坐了一个北京212的越野车,那个时候四处漏风,但是上山的时候上不去,我们就下来在雪地里把这个车推上去,后来回来大卡车上不去了,就把那些老人扶下来,车推上去以后让把老人再扶上车。当时这些老人被称为东巴王,就是他知识非常渊博,相当于东巴的博导,他的知识各方面都是非常的深厚,这样的人才可以称为东巴王。但是20年以后的今天,当时我们请来的老东巴,最年轻的现在也80多岁,还有一位是90几岁了,跳舞跳的非常好的一个舞蹈王,已经90几岁了,所以这个文化消失的速度比起我们保护的速度还快的很多。
  主持人:当时有多少人,现在剩多少老人了?
  杨一奔:现在这些老人可能10个左右吧。
  主持人:当时好象有80多个吧?
  杨一奔:当时我们统计过,我们东巴最多的时候有1000多人,但是这些东巴我们请的有200多,200多里面现在就剩下10几个了,当然我们现在也在做传承工作,比如我们有17个传承点,正在培养400个小东巴,但是这些东巴培养,我们靠政府、靠村子里、靠一些企业,一些有识之士来赞助,但是这些比起我们要保护的力度来讲还是显得杯水车薪。而且,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还是要从国家这个渠道下来,因为这么大的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假如没有国家强有力的长期的机制来支撑的话,是不可能保护好的。因此我的提案,也就是建议咱们的国家像抓教育那样来加大投入的力度,来建立一个长效的保护机制,对中国的像东巴文化这样优秀的濒危的文化遗产,来实行一个紧急的保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无愧我们的后人。
  主持人:您刚刚谈到说是保护咱们东巴文化,是以您作为纳西族委员的身份来提出这样一个提案,实际上是不是更说明在您身后或者其他的民族兄弟这样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也应该引起咱们国家的重视?
  杨一奔:咱们国家在2006年的时候,是第一个中国遗产保护年,2006年有518项的文化遗产列入了国家文化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今年很快第二批又要公布了。因为我一直都是文化人,后来到了政府又分管文化,政府的投入可以这么讲,几何基数在增长,对于保护的投入。冯骥才先生有一句话,他说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失,所以我们一定要跟时间赛跑,你跟时间赛跑就动用紧急的行动,要不然我们是追不上时间的。我记得在几年前看到一个材料,说有一个地方的高考英语的及格率是80%几,汉语的及格率也就是40%几,所以因此就有很多的语言专家疾呼,说母语危机,文化要传承是靠什么?靠语言,是一个物质条件。
  主持人:我想插一句话,目前咱们纳西民族现在有多少人会纳西语?
  杨一奔:我在2000年的时候参加过一个丽江古城的保护与发展省政府组织的调研,我是承担了古城这个项目,我当时做过一个随机的调查,我们在丽江古城里,单就指丽江古城这一块,会听纳西语的小孩40%,会说纳西语的30%几,当然不算边远的,边远的很多地方现在还有人不会说汉语,但是毕竟我们现在无论任何一个民族要上学,你就必须学汉语,你就必须要用汉语参加考试,工作要用汉语,而且整个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文化趋同化的今天,对于我们很多的民族文化可以说冲击是非常强烈的,特别我们现代文明在不断的进步着,不光是纳西族这样的民族,实际上我们的汉族也有专家说我们的母语危机,我们汉族非常优秀的很多的文化也需要亟待保护,假如我们现在不保护它,它就很可能很快就会消失了。
      女市长谈东巴文化保护“四要点”:国家主导、法制化、有规划、民族意识
  主持人:如果说咱们针对纳西族来说的话,您觉得从哪方面能够保护或者有效的保护咱们的纳西文化,从哪方面入手?因为我知道现在咱们曾经丽江市举债10多亿对古城保护,还举债400多万出版了《东巴文化历史全集》,除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大量的资金投入之外,还有其他的什么方式吗?
  杨一奔:我只能说我个人的看法,我个人的看法就是,首先国家要有一个主导,就是说国家在这方面来引导全国人民各级各部门,来强化这种保护的意识,这是第一点,就是国家要在这方面起一个主导的作用,才会引起相关部门的一些重视。第二点,就是要有保护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像我们这次两会讨论到这个问题,你对一个传统民族文化的界定就必须有一个法规来保护,比如刚刚说的东巴字,假如我们现在不能有很好的法规保护它,可能它以后就变了,就变成所有人都可以随便的乱造,它的就要会走向一个歧途,就会走向一个死亡。
  主持人:您的意思就是说要把这个文化的保护列入法制轨道,让它法制化。
  杨一奔:对,就是一定要有法制法规对它进行规范化的保护。第三点,要制定一个保护的规划。就是说长远的保护我们应该是做什么,中期的我们应该做什么,近期的我们应该做什么。第四点,我们要动员我们自己的本民族的人民来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为什么我一直穿纳西衣服出现在各种场合?我就想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因为我穿这个衣服,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场合我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因为穿起来比较麻烦,要花一点时间,可能做一些事情也不是很方便,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一些要求,我们现代社会是快捷的,就是说很多事情都是跟过去不一样了,过去一天可能只用做一件事,你今天做十件事也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的民族服装在它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挑战。
  主持人:比如您刚刚说都市化的发展,是不是我们民族服装可以在民族的节假日,甚至国家的十一这样的节日,各民族穿自己的服装,这样可能一方面能起到相互意识形态上的影响,另外一方面我想各民族服装也都是有鲜明特点的。
  杨一奔:那是肯定的,一定要让自己的民族树立一种很强的意识,热爱自己的民族。因为我感觉到有一句话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人不爱自己的家乡、不爱自己的民族,你这个人就不会爱国,我觉得我们作为中国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文化,都应该以自己的国家为己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对自己民族文化、对自己的问题、对自己国家的自豪感、认同感,这样才能有效的保护。
  第四点,必须要有一个投入。假如没有这个投入,光靠一个地方一时、一事的保护,是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的,至少缺少整体性。
  主持人:您作为丽江的副市长主管这块内容,我想知道,您在这方面下了怎样的工夫,或者您在这方面到底投了多少资金?
  杨一奔:实际上不应该说我在这方面投入多少资金,因为作为我来讲我只不过是我们丽江发展过程当中的一小部分,我参与了一小部分而已,在20多年当中的保护,对东巴文化的发掘、整理、保护当中,我们丽江用了20多年的时间抢救翻译了100卷的《东巴经》,由当时的东巴研究室升格为研究所,现在又升格为研究院,我提出了一个议案最后升格了。
  主持人:这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杨一奔:我03年提出的。
      丽江女市长08两会提案:对海外的东巴经书通过外交渠道加以保护
  主持人:你今年的提案有没有涉及纳西族文化这块?
  杨一奔:有,我希望国家能够对海外,就是在国际上的那些东巴经书能够通过国家外交的渠道,我们来保护它。因为东巴经书我们翻译出版了100卷的《东巴经》,也是国家的一个重点项目,但是我们丽江市政府是举债了400万出版这个《东巴经》的,现在我们有一个东巴文化的传承班,刚刚说有17个点、400位东巴正在培养,我们建立了东巴博物馆。现在最缺的是什么?一个是东巴老师的力量,师资的力量,所以我们对东巴的老师进行了培训,而且办了一期强化培训班,有云南、四川,一共有3个省、2省、33个地州县,80多人进行强化的培训,为下一步我们的东巴传承做一个准备。另外从今年开始起,我们政府拿出1千万,这是从旅游收入单独拿出来的,古城保护费拿出来1000万作为保护。我们政府设立了一个奖励基金,是奖励对东巴文化保护作出贡献的当地人作出奖励。仅仅是几年的工夫,当然我们是一级一级下来的,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保护这个事情,因为丽江发展我们一直以民族文化作为灵魂,我们也从发展的过程当中、从保护当中尝到了甜头,因为我们觉得,当今你的竞争并不是其他方面的,竞争就是文化力的竞争,所以我们只有把这个实力我们的宝贝保护好了,我们才可能有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主持人:您刚刚谈了那么多,现在随着丽江市列为世界遗产名录以后,我们丽江也成为世界各国旅行者的向往之地,而且旅游人数每年递增,会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就是伴随着纳西族社会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型之后,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开放,外来文化对纳西文化进一步的冲击呢?
  杨一奔:这种冲击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类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实际上我们翻开历史就可以看到,我们人类最多的时候有4000多种语,但是现在4000多种当中只1000多种还在使用,就是人类自身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我们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保护我们自己的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我相信我们这个优秀的传统的文化也会保存下去,至于说未来会以什么形式来出现,你我都没有办法来预测它。但是你想一想,我们是一个30万的小民族,人数非常少的一个民族,但是我们的祖先保存下来了,从文化、从自然到很多方面的遗产,就说明了我们这个民族有一个非常强的一种保护的意识,同时我们这个民族也是一个开放的民族,假如没有这种开放,可能我们早就被灭掉了。
  主持人:就是说开放和保护并不是一个矛盾体。
  杨一奔:是相辅相成的,比如我们历史上明朝的时候,我们的土司,当时是治理这个地方的土官,他的开放意识就很强,他建造丽江古城的时候就到了中原一带请了非常多的能工巧匠,把汉族非常优秀的文化、一些技能引进到丽江来,我的理解像太阳的黑洞一样,对我有好处的就吸收进来,为我所用,但是我又顽强的坚守我这个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
      开放和保护不是矛盾体:丽江旅游在文化当中找到了票子 文化在旅游当中找到了路子
  主持人:在今年两会当中,尤其在政府的工作报告当中,温家宝总理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化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您怎么理解温家宝总理的报告呢?
  杨一奔: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起决定作用的就是文化力,就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咱们国家现在的综合实力,已经跃居全世界的第四位,可以说中国的建设成就是全世界瞩目,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三个文明一起抓,国家在文化的建设方面一直都是非常重视的,比如过去我们知道的像美国,最初发展是靠汽车重工业的,但是发展到后来,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就远远的超过了汽车,像韩国,他的文化,“韩流”可以说流向全世界,所以未来社会的发展我觉得是一个大的趋势,作为咱们国家来讲,也是高瞻远瞩,就是看到了未来的走向。
    所以特别咱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世界的民族之林都是不得了的,咱们是十大文明古国。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应该来弘扬我们历史上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提高我们自身的软实力,作为我们每个人来讲,每个地方的各级政府来讲,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这个。所以我们的国家强大了,文化更需要大繁荣、大发展。
  主持人:我想再问一个问题,您怎么看待将纳西文化跟当地的产业结合在一起?尤其我们现在提出的创意文化产业。
  杨一奔:丽江是咱们国家的文化体制改变的一个试点单位,也就是9个试点单位当中的唯一一个地级市,在纳西文化跟文化产业改革,或者和当地的经济结合方面,我们是探索了一条路,这条路的经验叫做“旅游在文化当中找到了票子,文化在旅游当中找到了路子”。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知道纳西鼓乐,纳西鼓乐在十多年前,我们知道宣科先生,他每天晚上演出之前讲一句话,我们纳西鼓乐是三老,老人、老乐曲、老乐器,上面挂了一排老乐师的遗像,几乎是一年一个的去世速度,也可以说很濒危了,后乏无人。但是后来政府辅助他、支持他,所以他后来到国际、国内很多地方进行演出,知名度也提高了,后来来看的人多了,收入也增加了,宣科又做什么事情?他做的事情就是传承,他拿出钱来,让那些小孩、学生免费来学纳西鼓乐。因为这个本来就有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再加上他可以说一种示范作用,很多人觉得这个民族文化我们保护好了也能够让它成为一种经济效益,所以很多人自觉的来学,他认同了,他就自觉的来学。所以我们现在有20几支的纳西鼓乐队在民间,当然有一些是能找钱的,但是更多的不去找钱的,就为了自己娱乐,他就觉得我能够做这么一件事情,能够修身养性,非常的好。所以像这一类的,可以一个相辅相成,能够互相触动,良性的来发展。比如像我在文化局副局长的时候,我分管的就是歌舞团,也是现在的这帮小孩。记得我们有一次去参加云南省的旅游交易会,我们丽江除了一个方阵,这些小孩因为很少参加演出,因为我们政府拨款是很有限的,他们很多方面的经费都没有办法给,所以他们一年演出的任务也非常少,以至于让他们笑他们都笑不出来,最后没有办法,我告诉他们,你们就把牙露出来就行了,表示在笑,但是现在去看,他每天最多的时候一天演出四场,他的收入非常高,有些孩子现在已经买了车、买了房子了,他们表演笑的非常自然,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笑,因为每一个演员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不能够有演出的机会,他笑不出来,现在他每天可以尽情的演出,展示他的艺术才华,所以他就笑的非常甜、非常的自然。所以我就觉得一个民族文化,你要让它进入民族产业,你就必须定位,什么是可以进入的,什么是不可以进入的?有公益性的、非公益性的,公益性的国家必须要投入,像有些可以进入的,你就要认真的研究这个事情,要有非常好的互动推动它的良性发展。
      丽江站在“巨人”肩膀上谋发展
  主持人:我非常遗憾我现在还没有去过丽江,我身边的朋友有很多人去过丽江,大家都有一种感觉,尤其是近两年有这样的感觉,丽江现在确实很美,国家投入很多资金,包括当地的政府投入很多资金,去保护它、去维护它,包括一些设施的建设。
但是有一点,感觉好像商业气息越来越重了,您作为丽江市的市长,您又是作用民族文化的保护者,您怎么来平衡这方面的工作?
  杨一奔:实际上这个问题是我遇到最多的一个问题,我觉得首先我要非常的感谢我们所有热爱丽江的朋友、热爱丽江的网友,因为正因为有你们的热爱才会对丽江那么关心、那么关注,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丽江古城历来就是一个商业重镇,而且我们知道的城市发展,假如没有商业,那城市是不可能存在的,不是一个城市,只可能是一个乡村,这是城市的一个定义,所以城市是不排斥商业的,城市是城市必须的一个基础,没有商业就没有城市,这首先是第一个问题。
  当然,丽江我们的游客不断的在增加,去年到了530万,每年几乎是以20%几的速度在增长,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丽江旅游的容量远远不止500万,但是我们政府正在采取措施控制。
  主持人:怎么样的措施呢?
  杨一奔:现在我们在进行旅游的转型,就是由观光型向休闲、渡假、商业型转型。我们知道的观光型的旅游,很多都是一哄而上,甚至我的一些朋友他的家人跟着旅行团来,甚至有的在城市里转一圈就回去了,他们看到的丽江可以说非常的片面,所以我们很多的经典、很多的地方都有那么一个招牌,说请你除了自己的照片以外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以外什么都不要留下,但是毕竟人多了我们各方面的压力就会多大。
  主持人:怎么解决呢?
  杨一奔:我觉得这个就是管理的问题,完全是一个管理,让它有序化。
  主持人:怎么做到有序化?
  杨一奔:我们丽江在旅游方面,实际上我觉得,因为我们的起步很晚,我们就是90年代才起步的,我们起步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就是说咱们中国很多的一些城市,比如说像杭州、像北京、像我们云南的西双版纳、大理,都有一个很长的,就是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的旅游,所以他有非常好的经验,我们就可以在他们巨人的肩膀上发展我们,所以我们制定了非常多的措施、规划,从一开始我们的起点就是比较高的,而且我们的定位基本上定在国际精品的城市上,因此我们管理各方面,跟国外许多城市都建立了友好的关系。比如说我们跟瑞士的采尔马特的马特宏峰、跟我们玉龙雪山,两个都是著名的旅游区,我们建立了友好的关系,通过一些互访、通过各方的学习、通过来的人不断的给我们提了各种各样的建议,我们在管理方面就有了非常好的做法,特别是有一段时间我们全国旅游界最头疼的三角债的问题,我们就是通过了试行一种“一卡通”,来把它杜绝了,就是避免了这种三角债的恶性竞争,后来也起到了示范的作用,所以三角债慢慢的被规范了。而且作为我们的景点,假如你不好好的去管理它,你没有一个很好的制度,可能这个人来了这个人就进行一点破坏,那个人来了那个人进行一点破坏,那就完了,但是有一种管理,就可以自觉的,像我们丽江古城把那里当成垃圾输送站,但是现在认为这是文化很好,主动的保护它。
女市长现场献歌诚邀网友爱上丽江
  主持人:刚刚在访谈里您给我们说了东巴文化的保护,包括今年的提案,也谈到了古城保护,咱们丽江市政府采取的那些措施,在我们今天访谈节目结束的时间里,我想最后您是不是替咱们的丽江,通过我们的搜狐做一个广告,但是条件就是只能一句话。
  杨一奔:丽江是天宇流芳、梦幻丽江,是一个让你的心灵能够得到休息的地方。
  主持人:谢谢杨市长。节目的最后,您作为纳西族应该是能歌善舞,而且我知道您歌唱的非常好,我们节目结束的最后,我想请您给我们广大网友清唱一段纳西族本民族的歌曲。
  杨一奔:我给大家唱一首我们纳西的东巴歌曲,叫《吉日经》,就是吉祥的一日,歌词大意是,“今天的太阳是最明亮的,今天的月亮也是最明亮的,今天的青草也是最青的,因为今天是个好日子,咱们的国家是那么的繁荣和昌盛”。
  (杨一奔现场清唱《吉日经》)
  主持人:谢谢杨市长来到搜狐访谈间做客,各位网友,欢迎继续关注2008全国两会搜狐访谈间,我们将有更好的内容奉献给您,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杨一奔:再见!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