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首页 > 推荐专题一 > 正文
什刹海漕运——北京城“水运文明”回眸
  时间:2008-12-4      来源:北京建设报    编辑:任秋平【字体: 】【收藏】【关闭
      澄澈,宁静。不以盛赞而物喜,不因诽讽而己悲。

饮用、灌溉、清洁、运输,当然也会有洪涝灾荒,当古往今来人们细数着水的功过是非时,水,依然是水,依然以千里烟波承载着十里画船,并没有因人的爱恨情仇而稍增其清、略减其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尹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的这段话听起来有些酸腐晦涩,但自古“水品”昭示“人品”,清透与不争与无私无畏自可成为人生一世的写证。有榜样有写照终究是好的。

花开花落,月圆月缺,潮涨潮落。北京城不曾有过真正的“海”,但却有着以海相称的“什刹海”。昔日什刹海作为南北大运河京城终点码头,由此处卸下来的一船船茶叶、丝绸、粮食、瓷器,伴着随船往来的南北文化与风情,流入宫禁、流入王府、也流入寻常百姓家中。京城的小吃字画、玩器烟壶也由此入航,渐行渐远……漕运,运送的是货品,货品的背后,更多的是地域与人群间的有无互通。元、明、清、民国,一朝朝、一代代,千帆远映、樯橹斜阳,繁衍出属于两河流域、长城脚下的人烟辐凑与物事丰盈,这不能说不是由水而生的一种文明!一种超越了物质与时光经久愈醇的文化与历史的永恒!

今天,清流载舟的漕运盛况早已随着光阴的流走写进历史,我们所能做的,只是这片刻的回眸与沉思。历史,永远值得后人呵护、尊重。

漕运之始

溯本求源,北京建城已逾三千年,而作为元、明、清国都的北京城则奠基于元初兴建的大都城。大都城的规划与设计首先从水开始。随着通惠河的建成和南北通航,不久大都城就出现了经济的全面繁荣与文化“大发展”。

见于文献记载的什刹海水域上游的最早水利工程(亦系北京最早的水利工程),是三国魏刘靖于桑干河上筑戾陵堰,开车箱渠,导高梁河工程。高梁河水系下游正是什刹海是一带。北魏时,裴延俊又重修该渠堰。北齐时斛律羡扩大灌区,沟通高梁河及温榆河。唐五代时对高梁亦有开发利用。其后的辽代,因《辽史》简略,水利记载更少,有关情况难悉其详。综上,金以前这一水域的水利开发,主要受其上游高梁河水系的影响。

金代为解决通州至中都漕运,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正如《金史·河渠志》所载:“金都于燕,东去潞水五十里,故为闸以节高梁河、白莲潭诸水,以通山东、河北之粟。”可惜结果未如人愿,因河道不通没多久便停止了。

元代的大都建城,意味着城市河湖水利建设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积水潭的水利开发及漕运事业从此步入了真正的“辉煌”。

忽必烈深知燕京漕运的重要作用,开始仿照金代制度在旧漕老河旁设立粮仓,为漕运做准备。王恽《秋涧集》中有详细的记载:“中统元年冬十月,创建葫芦套省仓落成,号千斯。时大都漕司、劝农等仓,岁供营帐工匠月支口粮。此则专用收贮随路僭漕粮斛,只备应办用度。及勘会亡金通州河仓规制,自是漕船入都。”事实上发展漕运首先遇到的是水源问题。中统三年(1262年)八月,杰出的水利家、科学家郭守敬经张文谦推荐,面奏忽必烈发展华北水利的六项工程规划,其中第一项就是引玉泉水济运的计划,此举立即得到忽必烈的赏识。郭提出的有关规划是“中都旧漕河东至通州权以玉泉水引入行舟,岁可省僦车费六万缗。”这次引水治理十几年后,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即治理元代著名的坝河。这里的延续关系十分明显:首先增加了积水潭的调节水量,对保证漕运畅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元代对坝河进行过多次修治,每次都对积水潭进行治理。即使是通惠河开通后,仍然积极清葺,因之坝河得以继续发挥其作用。

明初,坝河由于上源供水困难,积水潭也由此失去调节能力,虽仍通流,但再未见通漕记载。《析津志》记载:“白浮泉源出(昌平)县东神山,流经本县东入双塔河,为通惠、坝河之源。”元代文献中还多处将坝河与通惠河相提并论,可见是使用同一水源的两条运河。元末通惠河上源失修,白浮瓮山河逐渐湮废,坝河水源也锐减,加上其它管理上的原因,导致坝河停止漕运。明清北京水源只靠玉泉一处,汇入积水潭的水量与时俱减,更无济坝河漕运之可能。这样,这条元代著名的运河,后来逐渐成为北京市东郊的一条排水干渠了。

关于元代坝河在大都城内行经路线,应该是由积水潭直接向东,经今北护城河水道至坝河,不可能绕大都北护城河,再流到光熙门入坝河。从元大都北部城区一直比较冷落的原因来分析,也与这条水道的存在有很大关系。由于水道的分割,造成南北交通不便。

元大都对漕运的需求量逐年上升。在整体引水工程中,郭守敬负责总设计和施工,凡遇重大问题必由他指授行事。如此巨大工程仅用了11个月便告完成,可见投入人力物力之巨大与组织上的缜密,同时亦可看出郭守敬所代表的元代水利科技已达到了相当先进的水平。

北京地区修建运河有两大困难:一是缺水,二是地面坡降过大。尽管兴建白浮瓮山河引来一定新水源,但如何合理利用以实现大规模通航,仍然是很大的难题。郭守敬在规划设计时抓住这一主要矛盾,除利用瓮山泊外,还利用大都城内积水潭水域进行中间调控运河供水,在合理分配大都城市用水的同时,保证运河供水;二是通过缩减运河断面,增设闸坝建筑物实现人工控制水流,使之充分为行船服务;三是选择最佳运河路线,缩短航程;四是制订并衽严格的管理制度以保证漕运畅通。

今日看来,郭氏的这一规划与兴建无疑是超前而“启后”的。

屡历盛衰

明永乐三年决定建都北京后,即着手修复通惠河,以便解决重建北京城的建筑材料及漕粮运输的问题。因白浮瓮山河断流,城市供水不足,为保证下游什刹海及通惠河的供水,明初付出了持久的努力,据《明实录》记载,从永乐十年、永乐十五年、永乐十七年、永乐二十二年、宣德六年、宣德七年、正统二年、正统三年、正统四年、正统十四年,先后疏浚并建闸,之后几年,又陆续修理通惠河上诸闸。终因白浮断流,供水不足,漕运终点也南移至大通桥。

明成化七年(1471年),漕运总兵官都督杨茂奏称,通州至北京四十余里通惠河河道及石闸尚存,现河水约二尺,造驳船驳运较车运省费省力。经户部尚书杨鼎、工部侍郎乔毅全面查勘后提出:上流白浮泉水已不能引用,其它水源亦不可用,只有引西湖(昆明湖前身)之水供运河。但需引玉泉等西山泉水汇于西湖,关闭青龙闸,截断西湖流入清河的出口,将水从玉河、高梁河引入城,一半入城内什刹海,余水五城壕合三里河水汇于大通桥。通惠河水小则紧闭闸板蓄水,用小船驳运;水大则开闸泄水行大船。次年开始实施上述方案。

这次疏浚虽稍通漕舟,不足两年便恢复原状,不再通航。《明实录》分析其原因有三条:首先是水源不足,仅分引西湖诸泉水一半,受气候降雨影响太大;二是河道太窄,漕船到大通桥下无停泊场所;三是受明初以来掌管陆运漕粮权豪势家的反对和造谣阻挠等影响。

成化八年、成化九年、弘治七年、弘治十六年又屡治屡断,尤其在弘治九年,因历年管理松弛,竟发生黑熊自什刹海畔,爬到西直门城墙咬死人的事件。积弊既深,治理效果就不会很明显,以致到弘治十六年城内河湖已不像样子。

嘉靖六年(1527年)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吴仲奏请修通惠河。后经考察,批准了筑新坝、修旧闸、浚河道,实行五段搬运的方案,同时吸收明初的教训,新开“泊船潭”以便于停船卸粮。经过这次重修后几十年漕运比较畅通,通惠河漕运格局已成定式,至清不变。

清代什刹海的水源与明代相同,全靠玉泉山、昆明湖之水,下游流入大通河。什刹海成为漕运的主要水源调节库,一直使用到清末漕运全停为止。清开发与治理的重点,一是极力开发上游水源,二是保证上下游水道控制闸坝的完好,三是进一步开发积水潭的城市水利功能。

康熙初年开始治理什刹海上游玉泉山及水道,康熙七年、十二年、二十二年、二十九年分别建闸疏浚。这些工程增加了什刹海的水源。但上源之水,在清初一段时间,又先后被京城西北所建的几个大园林分引,更为不足。

清中叶以后什刹海的状况,在《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有一段记载:“内城水局,属于西北隅。前为什刹海,水浅不能泛舟,多种莲花稻米为生涯。中为秦家河地,俗呼后海,自广化寺门前抵德胜桥,亘成王府前,皆是也。水阔,然不甚深,可泛小舟。当年河地主人有采莲小舟二,游人可借乘之。”

民国时期的什刹海由于疏于管理而淤塞严重。为了进行治理,曾进行较详细的调查和规划。

从清末至民国期间,什刹海水域以银锭桥、德胜桥、“和堤”为界分成四部分,即什刹前海、什刹后海、什刹西海和前海西部的小水域。这四部分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初,后有一段短时间什刹前海西部的那片小水域曾被称为西小海,其后就被填埋了。 

水工建筑

什刹海作为大运河码头及水源调节水库,必须具备较充足的上源供水;自身还要有足够的泊船水域,装卸货物码头,控制进出水量的闸坝和便于交通的桥梁等水工建筑物。历史上这些水工建筑物,随着什刹海功能的变化而产生过巨大变化。

闸坝类

进水控制闸包括朝宗闸、水关、松林闸。

朝宗闸。早在金代开发白莲潭时,其进水口处就应有闸门控制,只是文献没有记载。元代上游引导白浮瓮山河,扩大了积水潭后,为保持稳定的水面高程,其进水口建有控制闸,这便是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所建的朝宗闸。元末明初的几十年,积水潭没有漕运,朝宗闸便不再使用。明洪武初修建北京北城墙,将朝宗闸围在城外,就失去作用了。

水关(铁棂闸)。明代在德胜门西护城河上入城处修建水关,并建闸一座,取代朝宗闸控制什刹海的进水量,成为什刹海进水口控制闸。《长安客话》中记载:“德胜门之西,城垣下有水窦焉。西山诸水从此流入都城,水口为石犀以当之。遏冲突,缓水势也。”乾隆年间所编的《日下旧闻考》云:“水关在德胜门西,石螭在南岸,石犀不可考。水由城墙入处,今名铁棂闸,盖闸口密植铁棂,以防人之入,而无碍于行水也。”

松林闸。明代建德胜门水关同时,亦在北护城河上建控制闸,以调节高梁河之水按需要流量进入水关。《宸垣识略》记述此闸在清代的情况时说:“松林闸,在德胜门外城河北。闸水自玉泉山发源,由高梁桥东北流之德胜门外,分为二:一由水关入内城,是为御河;一出松林闸,东流经安定、齐化门,归通州,于白河合。”

水关和松林闸,经历代维修,一直使用到近代才改建。

出口控制闸包括澄清闸和西压闸。

澄清闸。为东岸出口控制闸。金代开发白莲潭时,在东岸出口处就已修建了闸门,就是白莲潭东闸。这是古代什刹海所建最早的闸门。元代修通惠河时建澄清闸,这是历代均予重视,且一直不断维修的闸门。关于该闸记载很多。初建时是木闸,元泰定三年(1326年)改修成石闸。

西压闸。早在金代将白莲潭一分为二时,南北潭之间堤岸上就应建有闸涵,即元代积水潭南岸出水控制建筑物,以控制进入太液池的水量,只是明代以前缺少相关的文字记载。

响闸。为什刹海内湖控制闸。响闸的名称,可能因水流过月桥入前海时,有落差发出的响声而命名。

桥梁

元代积水潭周围的桥梁很多,元人宋本《都水监厅事记》中记载:“都城外内百五十六桥……”进入什刹海水道上的桥梁包括万亿库桥(盈进桥)、铁平章桥(安济桥);什刹海出口水道上的桥梁包括万宁桥(海子桥、洪济桥)、西步粮桥、升平桥;什刹海内水道上的桥梁包括德胜桥、银锭桥、李广桥、清水桥、三座桥(三转桥、月桥、海子桥)。

漕运的终止带走了很多东西,但一孔孔的石桥还要继续负载着后人好奇的脚步,一代一代……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