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文化艺术 > 民间艺术 > 正文
朝阳民间戏剧:从“落子班”起步
  时间:2008-12-24      来源:辽宁日报    编辑:pingchuan【字体: 】【收藏】【关闭
朝阳民间戏
  只有深深植根于丰饶肥沃的土壤,才能开出浓郁芬芳的鲜花。朝阳县民间戏剧以其独有的地方特色在省内外绽放异彩,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专家的好评。 “朝阳民间戏剧”被列为首批朝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早在20世纪初叶,被人们称为大口落子的评剧就传入朝阳,它独特的韵味深深地吸引了淳朴热情的朝阳人,很快,梅勒营子(即今朝阳县胜利乡)组建了剧团“金堂班”,羊山组建了“景山班”,这是朝阳人首次亮出旗号组建的农民剧团 (也叫落子班),虽然仍是唱大口落子,但也都具备了评剧的雏形,期间还有一些民间艺人如丁老蔫、赵半台等都在各处搭台唱戏。就在农村班子兴起的同时,各地的鼓乐班子也应运而生,如龙王庙子的李靖、李连清鼓乐班子,羊山的肖永年鼓乐班子等,这些活跃在农村的戏班子、鼓乐班子及民间艺人,不仅在本地演戏,还到外地去唱戏,有时也到大户人家唱堂会,非常受欢迎。到了上个世纪40年代,朝阳城内的齐魁武戏班开始崭露头角,成为朝阳城内第一个有影响的戏班。从“金堂班”到“景山班”再到“齐魁武班”,它们不仅为朝阳县的民间评剧艺术培植了深深的根基,也为朝阳造就了如白玉霜、石宝山等一批知名评剧艺人。自此,一棵戏剧艺术的幼苗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为朝阳的艺术宝库再添精彩。
  因着岁月的浸染,民间戏剧这朵奇葩越发浓艳,如今,朝阳县民间戏剧活动依然十分活跃,内容也极其丰富,既有老年观众喜欢的传统评剧,也有反映现代生产生活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现代评剧和民间小戏。其中传统评剧有 《王少安赶船》、《井台会》、《秦香莲》等百余出;现代评剧有《小女婿》、《夫妻识字》等几十出;小评剧有 《两把耕锄》、《西瓜熟了》等百余出。目前常年坚持演出的有胜利乡黄杖子业余剧团、北四家子业余剧团、柳城民间艺术团、东大屯乡剧团、瓦房子镇三家子剧团等,这些剧团不仅在当地很有名,他们还把演出范围扩展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吉林、黑龙江及河北等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上个世纪,从赵国海的《一张工票》到刘家声的《喜临门》,从段玉文的《包公插桑》到李国文的《大棚会》等自编自演的小戏,无论是参加市级还是省级甚至是全国性的小戏调演,都各领风骚,摘金夺银,为家乡争得了荣誉。 1997年,小评剧《大棚会》代表我省参加全国小戏调演,一举夺得了群文领域的政府最高奖——“群星奖”金奖,为朝阳市的文化事业填补了一项空白。 2000年以来,朝阳县加大了农村戏剧创作人员、演出队伍的培训力度,多次请省、市专家进行辅导讲学,进而使农村戏剧活动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2004年,朝阳县成功举办了间隔18年的全县农村小戏调演,全面展示了农村小戏在创、编、导、演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这次调演从剧本策划、研讨到培训、演出历时3个多月,有10出精品小戏得到了全县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得到有关专家高度赞誉。近几年,朝阳县戏剧家协会也和该县有关部门多次组织举办大型小戏演出和戏曲比赛活动,力推新人新作,推动戏剧事业的发展。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