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规划 | 旅游文化 | 节庆会展 | 饮食文化 | 礼仪习俗 | 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 | 城市人物 | 城市形象 | 文化交流 | 文化产业
·2023第五届中国·银川·北京君百和科技发展集团有·金旺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荣·运用萨提亚模式提升角色胜
  中国城市文化网首页 > 城市人物 > 民间艺人 > 正文
蔡嘎亮:走红上海滩的草根明星
  时间:2008-12-20      来源:《都市文化报》    编辑:admin【字体: 】【收藏】【关闭

 
滑稽明星蔡嘎亮

     从东北二人转到北京天桥相声;从天津周末相声到长沙的茶楼;从上海滩的夜场到武汉的歌厅,无数的“草根明星”在这个大秀场中脱颖而出。

  当今娱乐圈有句口号:“北有郭德纲,南有蔡嘎亮。”

  出道28年的蔡嘎亮是上海滩最早的歌厅艺人之一,他不是唱功最好的,却是硕果仅存的。

  “阿蔡”本色

  “在长达一小时的助兴表演之后,蔡嘎亮登场了,一亮相,他就开始自己的拿手好戏——脱口秀。整整两个小时,他连说带唱附带激情舞蹈,让这个挤满300人的歌舞厅爆笑不断。坦白说,蔡嘎亮的歌唱得一般,但每一首歌都恨不得把肺给吼出来。两个小时下来,蔡嘎亮往往声音嘶哑、精疲力尽,而观众却都一脸满足、笑意盈盈地走出剧场。”

  这是网友“神猫猫”看完“草根艺人”蔡嘎亮的演出后,在博客上记录下的“观后感”。

  蔡嘎亮,46岁,真名“蔡如华”。因为常常戴着—副金丝边框眼镜,穿戴时髦,博得了“嘎亮”的外号。“嘎亮”,在上海方言里,是一个略带取笑味道的词汇。

  蔡嘎亮的看家本事,是一种被他称为“音乐脱口秀”的表演形式。说白了,其实就是混搭的大杂烩——又唱又演又说,普通话、上海话再加苏北话,以日常生活的笑料为包袱。

  他曾在歌厅里唱了10多年,在沪北一家影院的小剧场卖了9年艺,但都名不见经传。2006年2月,因为一位资深乐评人一句“北京郭德纲,上海蔡嘎亮”,倏地一下子,蔡嘎亮成了“上海滩的草根明星”。

  为生活学唱歌

  蔡嘎亮的童年,是在老上海的闸北棚户区度过的。蔡嘎亮的父亲是工人,他们一家6口就挤在一间房子里。日子虽然苦,但阿蔡眼中的童年却别有乐趣,蔡妈妈是民间语言高手,满肚子俗语、俏皮话,还有土生土长的人生哲理。打小儿,阿蔡就跟着母亲学段子,向两位姐姐学舞蹈。

  看到弄堂里有人弹吉他,他也拿了块木板,在上面钉上钉子,绑上鞋带,自制了一把“吉他”,每天自娱自乐。

  中学毕业后,阿蔡顶父亲的名额进了工厂——烧锅炉、搬氧气瓶,一个月拿17块的工资。“家里太穷了,我就想,既然我能说会唱,为什么不能改变生活?”

  于是,阿蔡开始跟着厂里的文艺队到外面学交谊舞、踢足球,“跳舞不用上班,踢足球可以拿到津贴”。接着,跑歌厅、茶座、咖啡厅,能唱的地方都去了。

  20世纪80年代中期,18岁的阿蔡来到上海首家音乐茶座——海燕咖啡馆,帮人家敲沙球,渐渐被一些“走穴班子”注意上。“有一次,有个歌手生病了,老板就让我顶替他,这一唱,就一发不可收拾。”这次救场让蔡嘎亮成为了茶座歌手,唱歌给阿蔡每月挣来了几百块的收入。于是他辞去了“公职”,专心唱歌。

  然而,好景不长。1989年,上海娱乐市场兴起“演出证”,但凡在歌舞厅表演的从业人员都需要通过考试,凭借“演出证”才能上岗,阿蔡考了几次都没有考上。找不到出路的阿蔡只好南下,来到广东惠州谋生。在惠州的两年,是蔡嘎亮“事业”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两年。

  由于他的刻苦用心,渐渐地,阿蔡在惠州地盘上站稳了脚跟。到后来,“每晚我演出,票子都提前卖完。”

  两年后,蔡嘎亮回到上海。一天唱三四场,唱到哪里就火到哪里。

  找到契合点

  蔡嘎亮的铁杆粉丝是一些40到50岁的上海中下阶层中年女性。

  “你不能娱乐整座城市,你只能娱乐一部分小众。以独特的形式,让他们开心大笑,让他们眼前一亮,产生共鸣,记住你和你的节目,就足够了。”

  蔡嘎亮节目的主题是“传颂孝道、笑侃人生”。在表演中阿蔡开口三句话中必带一个“妈妈”——“感谢母亲给予我生命,感谢在座各位朋友给予我掌声。什么叫生活?生靠父母,活靠自己。”几句温情的体贴话后,包袱抖开,台下便是笑声不断,欲罢不能。

  蔡嘎亮的段子反映民情,赞美女性,孝敬爹娘,尊敬师长。既有温情,又有自嘲;不光有小市民的酸甜苦辣,还有对现实生活的小小讽刺和挖苦,这或许就是蔡嘎亮受到欢迎的主要原因。

  “庸俗低下的廉价笑料绝不是正道,即使走红也无法长久;要真正调动观众的快乐情绪,重要的是将百姓的喜怒哀乐当成自己的喜怒哀乐。”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阿蔡不断学习新知识,搜罗生活中的幽默,“我随身带着笔记本,走到哪里,记到哪里,看到、听到的生活精华都在上面。离你越近的段子,你才越爱听啊。”

  从1990年开始,上海滩的歌舞厅市场日趋衰弱。迫于生计,许多在歌厅、茶座卖艺的歌手纷纷转行。而始终站在台上的,只有蔡嘎亮。

  “坚持唱5年的有二三十个,10年的有两三个,20年就剩下我蔡嘎亮一个人了。我不是上海滩歌唱得最好的,活跃在茶楼市井的民间艺人,上海有几千个,但他们没有市场。我只是找到了一个契合点。”

  2006年,蔡嘎亮在众“粉丝”的要求下,挑选了几个精通音乐的朋友,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开始在国内巡回演出,到今年10月,他的演出日程已安排至2009年春节以后。

  谈及未来,46岁的阿蔡有些许担忧:“民间艺术生存的关键就在于领导的支持、同行的认可、群众的欢迎。作为纯粹的民间团体,我们面临的挑战很大,但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够一直唱下去。”


页面功能:【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浏览:】【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服务内容 | 合作方式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1 citure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文化网 京ICP备2023036510号-1
投稿信箱:service@citure.netyingran0729@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11号   电话:010-65017047